
10月9日,最新公布的美联储9月16日至17日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纪要显示,决策者普遍认为劳动力市场的疲软问题已优先于持续高企的通胀压力,但同时担忧若降息步伐过快,可能导致通胀预期失稳。Mhmarkets迈汇认为,这表明美联储在当前经济周期中正尝试在“防衰退”与“控通胀”之间取得更微妙的平衡,政策基调已从强硬的抗通胀逐步转向以经济增长与就业为核心的考量。
纪要显示,成员普遍认为上半年经济活动增长放缓,劳动力市场状况不再稳健,就业增速下降、失业率小幅上升但仍处于相对低位。与此同时,通胀水平仍“略高”,并显示上行迹象。多数成员因此同意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至4.25%。Mhmarkets迈汇表示,这一决策显示美联储已开始释放更明确的宽松信号,关注焦点逐渐从抑制通胀转向防范就业恶化和经济放缓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唯一持反对意见的新任委员Stephen Miran主张降息50个基点。他认为劳动力市场持续疲软,而核心通胀已接近2%的长期目标水平。此外,他指出中性利率下降与多项结构性因素相关,包括关税收入上升带来的储蓄增加及人口增长放缓。Mhmarkets迈汇认为,这种分歧反映出美联储内部对经济前景和适度宽松幅度的看法已出现分层,部分成员更倾向于提前发力以稳定经济预期。
会议纪要还指出,多数与会者认为通胀上行风险依旧存在,同时就业下行风险显著增加。如果货币政策放松过度且通胀仍高,长期通胀预期可能失锚,令价格稳定目标更难实现;但若利率维持高位过久,失业率可能上升、经济增长面临更深度下行。Mhmarkets迈汇表示,这凸显美联储正处于政策调整的关键窗口期,后续决策将取决于就业与通胀数据的动态变化。
LPL Financial首席经济学家Jeffrey Roach指出,如果采信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对长期失业率的估算,Miran提出的更大幅度降息具备合理性。他认为,若通胀在2026年前持续回落,市场预测或将比美联储更为准确,投资者可预期年内仍有两次降息,但明年初或将暂停。Mhmarkets迈汇认为,这意味着市场正逐步计入政策宽松预期,美联储或已接近本轮紧缩周期的尾声,全球金融环境有望迎来阶段性转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