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人寿化险“卸包袱”,监管老将寇江华出任董事长,天津国资拟二次注资

渤海人寿化险“卸包袱”,监管老将寇江华出任董事长,天津国资拟二次注资

  蓝鲸新闻10月9日讯(记者 李丹萍 陈晓娟)日前,渤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渤海人寿”)的系列治理改革及管理层选聘动作引发业内关注。蓝鲸新闻记者获悉,原监管老将寇江华已获批出任董事长,目前兼任公司临时负责人,总经理选聘工作亦在推进中,同步市场化选聘两名副总经理,分别分管保险业务渠道和战略企划、资本运营工作。

  随着2024年底10亿元天津国资首轮增资落地,渤海人寿加速撕下“海航系”标签,成为行业中小险企风险处置、改革化险的典型案例。记者获悉,后续天津国资股东还将进一步注资,以推进公司稳健发展、支持长远战略。

  受历史遗留问题影响,此前,渤海人寿持续亏损,扭亏压力不小。在提高公司盈利能力方面,渤海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正从负债端、投资端、内部管理方面多管齐下,改善经营。

  寇江华“接棒”董事长,市场化选聘总经理、副总经理

  渤海人寿公告称,因到达退休年龄等原因,原董事长吕英博辞任公司第二届董事会董事、董事长及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职务。同时,根据监管批复核准,寇江华出任渤海人寿第二届董事会董事、董事长。

  公开信息显示,寇江华具备约18年的金融监管工作经验。自2000年8月进入原保监会工作,在办公厅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局等多个部门任职;2015年至2017年期间,其挂职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2018年4月起主职天津港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副巡视员。之后,其还曾担任多个相关职务,包括天津市滨海新区金融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以及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等。

  市场普遍认为,寇江华兼具监管视角、地方实践和市场化操盘经验,由其出任渤海人寿党委书记兼董事长,能够将合规风控理念、政策洞察力与高效的市场化运营能力结合,有望引领公司在坚守风险底线的同时,抓住区域发展机遇,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据记者了解,寇江华出任渤海人寿董事长后,在公司总体发展规划上明确战略将聚焦四个“重塑”:一是坚持党建引领,重塑治理体系;二是推动稳健发展,重塑资产质量;三是秉持科技赋能,重塑经营模态;四是优化资源配置,重塑人才生态。

  新“掌门人”落定的同时,公司高管团队的选聘动作亦受到市场关注。9月初,渤海人寿发布公告,拟市场化选聘两名副总经理,分别负责分管保险业务渠道,以及战略企划、资本运营工作。另需关注的是,渤海人寿总经理一职已经空缺数年,据悉,相关选聘工作也在推进中。

  面向社会公开选聘核心高管,可视为渤海人寿落实市场化改革、优化治理结构、完善管理机制的重要举措之一。在业内看来,在当前复杂行业环境下,中小险企推行高管市场化选聘至关重要,打破路径依赖,为业务创新与转型注入新视角,同时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减少内部干预,提升决策效能与组织敏捷性。

  渤海人寿官网显示,除董事长寇江华外,公司现任高管团队成员还有6位,分别为副总经理燕伟、财务总监(财务负责人)陈皓、总经理助理兼临时合规负责人宋兴明、董事会秘书陈龙、总精算师于川泳、临时审计责任人刘忠良。

  迈入国资控股时代,二轮增资推进中

  回溯背景,成立于2014年12月的渤海人寿是首家总部落户天津自贸区的寿险公司,曾为“海航系”险企,成立初期发展迅猛,2017年后经营恶化,持续亏损,累计亏损超90亿。

  股权问题亦成发展短板。据其偿付能力报告,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公司约有占总股本的68%的股权处于质押、冻结状态。

  这一局面随着天津国资介入化险迎来变化。渤海人寿表示,当前公司整体风险化解及股权结构优化工作正在稳步推进,2024年末完成天津国资10亿元的首批增资,实现国资控股。目前公司总体经营情况平稳有序,治理体系正在进一步健全。

  记者注意到,自2024年起,渤海人寿便未再对外披露偿付能力报告,但从对外公开信息来看,经营状况有所改善。《渤海人寿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显示,该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超81.75亿元,总资产达505.7亿元。

  据悉,后续天津国资股东还将进一步注资,以推进公司稳健发展、支持公司长远战略。目前,渤海人寿正在推进国资控股后的二轮增资相关准备工作。通过补充资本,公司的净资产及偿付能力充足率将得到有效提高,整体抗风险能力及治理水平也将得到改善。

  在提高公司盈利能力方面,渤海人寿表示,公司正从负债端、投资端、内部管理方面多管齐下,经营态势企稳向好:一是在保险业务方面坚持以价值为导向,在保持现金流和业务规模稳定的同时,深化业务转型,加快风险化解;二是在资金运用方面,健全风险防控机制、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加强投资能力建设,提高投资收益率;三是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合理控制销售费用等各项成本费用,实现降本增效。(蓝鲸新闻 陈晓娟 chenxiaojuan@lanjinger.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