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尚无任何资产能取代美元作为全球首选储备货币的地位,但黄金(GC=F)投资者正试图挑战这一现状。
作为避险资产,黄金正敞开 “怀抱” 吸纳从美元市场流出的资金 —— 政治动荡、政府债务高企,以及各国央行政策的反复无常,都在不断削弱法定货币的影响力。
黄金此次大幅上涨,恰逢金融动荡风险加剧之际。以往,美元和长期债券会与黄金一同成为 “避险港湾”,供投资者在动荡期存放资金;但如今黄金的上涨,却凸显出其他金融避险工具的 “地位降级”。若说黄金摘得此次 “避险竞赛” 的桂冠,那么其他资产无疑成了失意者。
这场被称为 “货币贬值交易” 的热潮,不仅反映出市场对法定货币的信心下降,更意味着风险的重新平衡,以及针对政府债务高企问题的政策解决方案正在转向。
今年以来,美元指数(DX-Y.NYB)已下跌近 9%,正是这种信心缺失的直接体现。
黄金价格首次突破每盎司 4000 美元,这一里程碑式的涨势象征着大规模的 “避险迁徙”,让人联想到以往通胀高企、经济动荡时期的市场景象。
不过,此次 “避险潮” 也呈现出特殊之处。正如本简报此前所指出的,当前股市处于历史高位,投资者正争相涌入美国企业打造的 “盈利机器”—— 这些企业看似具备抵御风险的能力。
加密货币也迎来了自己的 “高光时刻”。本周,比特币(BTC-USD)创下历史新高,其表现终于符合坚定支持者长期以来的预期:成为对冲风险、保值增值的工具。尽管分析师无法找到历史案例进行类比,但此刻的比特币,终于展现出了类似黄金的属性。
但颇具意味的是,黄金在这一时期也 “本色尽显”—— 作为无需复杂操作、波动性更低、无额外风险负担的保值资产,它在某种程度上 “盖过了” 比特币的风头。黄金的价值,就如它的光泽一般纯粹。
然而,纠结于当下 “赢家资产” 之间的差异,远不如关注它们共同 “击败” 的对象来得重要。投资者纷纷转向实物资产和加密货币,本质上是为了应对他们眼中 “不可持续的政府支出”,以及由此引发的债务激增问题。
推动经济增长是走出债务泥潭的途径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推了 “淘金热”—— 因为市场预期利率下调通常会推高黄金价格。但除此之外,更广泛的宏观力量也在发挥作用。
分析师指出,特朗普总统呼吁美联储降息(进而降低政府利息支出)的举动,可能引发一轮经济政策转向。
在一个美联储致力于降低债务偿还成本的环境中,黄金价格将持续走高。公众对法定货币和政府政策的信任度下降,过去是、未来也可能继续是一笔 “赚钱的交易”,但这同时也是一个警示信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