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市多如何悄然打造出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服装帝国

好市多如何悄然打造出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服装帝国

  核心要点

  尽管过去一年好市多的股价因相对于其他零售同行的高估值而大幅波动,但从长期来看,该公司仍是行业内的赢家。

  根据上个月的财报电话会议内容,好市多在 2025 财年第四季度的 earnings( earnings 此处指 “收益报告”,结合语境可理解为 “财报”)中提到,男装销售额实现了 “两位数” 增长。

  GlobalData 的估算显示,2019 年至 2024 年,好市多服装部门的年销售额从 70 亿美元增长至 97 亿美元,增幅近 40%。相比之下,其竞争对手 BJ’s 和山姆会员店的服装业务同期增幅分别约为 28% 和 21%。

  尽管服装业务在好市多总销售额中占比仍相对较小,但其销售额已超过全球部分大型服装零售商,例如 Abercrombie & Fitch(阿伯克龙比 & 费奇)和 Old Navy(老海军)—— 这两家公司 2024 财年的销售额分别为 49 亿美元和 84 亿美元。

  好市多的服装业务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一方面是因为其引入了哥伦比亚(Columbia)、盖璞(Gap)等热门品牌,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其自有品牌科克兰(Kirkland Signature)。

  不过,与塔吉特(Target)、沃尔玛(Walmart)等商超相比,好市多的服装品类选择相对有限。专家表示,好市多的吸引力之一在于,消费者永远无法完全确定在店内能淘到什么 —— 这种 “不确定性” 正是其特色。

  好市多的采购方式多样,但主要通过与制造商直接合作,以及与主流品牌建立授权合作关系来获取货源。此外,泰尔西咨询集团(Telsey Advisory Group)高级董事总经理乔・费尔德曼(Joe Feldman)指出,好市多还会进行 “opportunistic purchases”(“ opportunistic purchases” 此处指 “ opportunistic buying”,即 “ opportunistic procurement”,结合零售场景译为 “ opportunistic 采购”,指抓住短期供应机会、灵活采购特定商品的行为),这种采购模式有助于营造 “寻宝式” 的购物体验 —— 当某款限量单品上架时,消费者会有 “淘到宝” 的感觉。

  费尔德曼表示:“所有人都会为之兴奋,想进店抢购。而且这类商品通常只在少数几家门店有售。可能是某个供应商有特殊的超额库存,就把货卖给了好市多;有时,好市多也可能从其他零售商或第三方手中收购库存过剩的商品。”

  众所周知,好市多甚至会委托知名品牌为其生产自有品牌产品。不过,通常情况下,好市多会有意隐瞒这种合作关系,不对外明确说明。

  2025 年 6 月,露露乐蒙(Lululemon)对好市多提起诉讼,指控这家仓储式会员超市 “仿冒” 其运动服装。这家运动休闲服饰公司称,好市多在服装生产方面的 “模糊信息”,让消费者误以为露露乐蒙在为好市多代工生产产品;露露乐蒙还指控好市多未对这类猜测引发的谣言进行澄清。

  GlobalData 董事总经理尼尔・桑德斯(Neil Saunders)表示:“这或许是好市多能遇到的最棒的广告宣传活动之一 —— 因为它让更多人意识到,好市多拥有众多服装产品线,而且旗下部分产品与露露乐蒙相似,但价格却低得多。”

  无论这场诉讼的结果如何,它都表明:主流服装零售商已开始更重视好市多这个竞争对手。

  对于本文相关内容,好市多拒绝接受 CNBC(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的采访,也未发表任何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