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地产政策博弈交易的有效性为何逐渐走弱?

房地产:地产政策博弈交易的有效性为何逐渐走弱?
  核心观点  地产在宏观经济中的政策地位正在下降:广义房地产业GDP 占比、房地产投资对GDP的直接影响、住宅投资占GDP比重几个衡量房地产业对GDP影响的指标降幅收敛,叠加房企债务到期压力有所缓解,对金融机构的影响也逐渐减弱,房地产对宏观经济的拖累效应边际正在减弱,但对GDP 或仍将有所拖累。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难以通过刺激政策快速恢复并提振GDP 的核心原因,在于其信用派生能力已不同往昔。开发商融资渠道受限、资产价格下行导致购房人主动降低杠杆、地方政府亦受制于土地出让金下降和隐性债务的清查而被迫缩表,旧模式中各方主体的信用派生能力均不同程度下降。  政策逻辑已发生重大转变,未来政策空间受到限制:政策逻辑正在出现两个转变:1)从关注增量到关注存量的转变:2025 年7 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城市发展正从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阶段。”政策将有望在城市更新及解决存量土地和商品房等方面持续发力。2)从刺激向上到下有托底的转变:“止跌回稳”仍是核心目标,房地产业GDP 累计同比贡献率是判断是否“止跌回稳”的重要指标。我们认为基于市场现状和“止跌回稳”的施政目标,未来政策空间仍存,但各类政策的施政力度恐难以超越2024 年的系列政策。  基于地产政策进行博弈交易的难度在增加:获取地产股的超额收益需进行偏左侧的交易,在预期尚在萌芽、市场持续观望的阶段入场,并在政策落地(或预期确定会落地)时适当兑现收益。市场资金在经过学习后,介入和兑现的时间节点也在不断前移,加剧政策行情的博弈难度。由于未来政策力度和空间或将会弱于2024 年的两轮政策,市场情绪可能很难再发展到“亢奋”阶段,这将挤压地产政策博弈行情的上涨空间,更小的涨幅空间预期,将进一步抑制博弈资金的参与积极性。  投资建议:结合2024 年两轮政策行情的区间涨幅和当前股价的相对位置,基于政策博弈的交易逻辑,我们建议关注:金地集团、滨江集团、越秀地产、龙湖集团、贝壳。除政策博弈交易外,中期维度还有两类确定性更强的投资范式:1)中长期Cap Rate 下行带来商业资产价值重估的逻辑,建议关注:华润置地、新城控股、龙湖集团。2)低利率环境下红利类资产的价值重估逻辑,建议关注:绿城服务、华润万象生活、招商积余、万物云、滨江服务。  风险提示:行业下行压力超预期;托底政策不及预期;房企债务处置不及预期;Cap Rate 下行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广告】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