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3日,投顾何山石在今日市场分析中指出,如果按照上周五美股、中概股A50以及恒生期货的跌幅来看,今天大盘本应下跌200点左右,但实际上仅下跌了50点。这种跌幅的超预期表现,可能暗示了主力多头出手干预。那么,这一现象传递出了什么信号?投资者又该如何看待后续的市场走势呢?
从表面来看,50点与200点的差距确实引人注目,但仅仅关注这一点是不够的。市场低开幅度不同,意味着市场的整体环境和估值水平不同,即便没有这种超预期的“托底”现象,也可以从国庆节前后的市场变化中发现一些规律。国庆节前,无论是板块还是个股,同涨同跌的规律已经变得很弱。也就是说,大盘上涨时,很多个股却难以跟涨。节后,这种趋势仍在延续,同涨同跌的现象很难再出现。同时市场的风险偏好和热点方向也发生了变化。节前市场主要炒作的是景气叠加业绩预期的板块,例如出口相关板块。然而节后市场热点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转向了自主可控、国产替代等概念。
今天市场虽然有抄底盘出现,但明显力度较弱,这比单纯的50点涨跌更具信号意义。那么,这种变化是否具有延续性呢?何山石表示,大部分国产替代板块的炒作是基于未来预期,其当前业绩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好。既具备良好业绩,又拥有广阔发展空间,同时还有明确竞争优势的板块或个股其实很难得。国产替代板块的崛起主要是由于周末的突发消息和利空预期的改变,但如果未来1到2周内,这些突发因素出现缓和,那么相关逻辑是否还成立?资金是否会重新回流到业绩驱动的板块呢?这就需要结合景气度来分析了。
例如,稀土、代工厂以及外部厂商等板块是有一定景气度的,因此它们可能会有一定的延续性。然而,像光刻胶以及光刻机概念等板块可能就比较复杂。在这种情况下,何山石认为投资者需要思考是全面转向国产替代链,还是继续关注景气行业或业绩驱动的方向。他认为很难做到两者兼顾,但可以有所侧重。在国产替代板块中,有一些细分行业是景气的,例如半导体设备、部分半导体材料、稀土等。此外,结合即将召开的会议以及相关规划,如果某些行业被提及,也是可以考虑抄底的。典型的如AI芯片及其上游的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代工等领域,以及未来可能在规划中提到的商业、航天以及部分消费子方向,这些都可以作为参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