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3日晚间,东方铁塔(002545)披露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7.5亿元至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66亿元大幅增长60.83%至93%;扣非后净利润区间为7.3亿元至8.8亿元,同比增幅58.60%至91.19%。东方铁塔表示,钾肥生产线稳定运行与氯化钾价格同比上涨,是业绩大幅提升的核心原因。
资料显示,目前东方铁塔已形成以钾肥为主导的产业格局,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化工板块营收占比达66.8%,制造业占比32.44%,其他业务占比不足1%。结合中期业绩数据推算,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约为2.57亿元至4.0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88亿元同比增长36.7%至116.5%,呈现逐季加速增长态势。
2025年全球钾肥市场景气度回升,作为农业生产核心肥料,钾肥价格在多重因素驱动下持续走高,中国2025年钾肥大合同价格敲定346美元/吨,较上年上涨27%,创近年新高。
这一轮价格上涨源于全球供需格局的深刻变化。供给端,俄罗斯Uralkali与白俄罗斯Belaruskali两大巨头因设备检修计划减产,预计全年减少产能160万吨以上;需求端,全球钾肥消费量预计增至7430万吨,亚洲与南美洲需求占比超60%。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国内氯化钾市场价已较年初上涨23%,且库存处于五年低位。
对于东方铁塔而言,稳定的生产能力成为把握涨价红利的关键。不同于国内部分企业受资源约束影响,该公司钾肥生产线持续满负荷运行,得以充分享受价格上涨带来的盈利弹性。
当前,我国作为全球最大钾肥消费国,年需求量超2000万吨,但国内可采储量仅能支撑20—30年开采,进口依存度高达67%。为此,国家推行“三分之一国产、三分之一进口、三分之一境外基地”战略,东方铁塔等企业的海外布局已初见成效。
券商研报指出,从行业竞争看,国内钾肥市场呈现“龙头主导、新兴崛起”的特征。盐湖股份以500万吨年产能占据60%以上市场份额,东方铁塔等企业通过技术升级与海外扩张,正逐步打破传统格局。2025年以来,老挝等新兴产区产能快速释放,中国境外钾肥项目总设计产能已达2000万吨,未来五年还将新增400万吨—500万吨产能,为国内企业业绩增长提供持续动力。
东方铁塔此前透露,目前公司老挝产业园招商、建设等方面进展顺利,园区内多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园区签约的光伏、溴素、硫酸钾、复合肥等项目可以降低公司生产成本、延伸公司产品产业链,公司将通过股权合作、原料供应等方式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
此外,东方铁塔表示,从当前的供需关系来看,未来钾盐价格将在较长时间维持以 3000 元/吨为中枢上下波动的趋势,价格中枢较此前有所上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