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聚焦】镍锂:震荡中的供给暗流

【市场聚焦】镍锂:震荡中的供给暗流

  来源:中粮期货研究中心

  摘要

  镍:低位震荡,四季度看RKAB+雨季 季节性反弹,区间思路。

  碳酸锂:强现实,弱预期下,短期维持目前震荡区间,等待风险事件驱动或去库预期差,短期不推荐做空,长期区间看6-9 万震荡。

  一

  镍:弱现实 弱预期 维持过剩

  2024年至今镍价每一轮驱动主要来自供给端,因印尼镍产量占全球原生镍供应量的60%以上,其政策(配额、资源税使用税率等)对镍价走势影响明显。2024-2025年镍价波动从宽幅震荡转为窄幅低位震荡。

  伦镍弹性强于沪镍,伦镍库存增加更多,中资企业在印尼新建冶炼厂多向韩国及亚洲区交库,导致中资企业产镍在LME库存占比上升,LME库存接近历史高位区,库存高企压制价格弹性。

  2025年初因RKAB(采矿许可证)从一年改为三年且进度不及预期,以及3月中旬出现印尼湿法尾矿溃坝事件,形成供给端强驱动。

  政策导向:印尼优先核准湿法(HPAL)项目,不再新批高品位矿配额,现有在建高品位矿产能仍存在;印尼推动冶炼产能向下游延伸,导致镍长期供应过剩逻辑不变。

   湿法产能现状:印尼湿法产能多由中资企业主导,运行产能超设计产能,通过运营优化摊低成本,但2025年因印尼硫磺紧缺(铜冶炼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制酸依赖进口硫磺),湿法项目成本相应抬升;湿法项目产出MHP(粗制氢氧化镍),扣减钴后,镍成本更低,压制镍价。

  供给过剩:印尼湿法产能投放超产,供应端新项目产出远多于需求增长;需求端不锈钢年增长3%-5%,电池工业去年萎缩、今年增速10%以内,新能源汽车三元电池对镍的强增长逻辑已弱化。

  四季度展望:印尼已发放3.2亿配额,使用量刚过半,四季度供给相对宽松;三元需求良好,硫酸镍对LME镍价形成承托,跌势受限;11月后进入非雨季,RKEF审批从三年一审改为一年一审,与镍矿发运季节性低位共振可能提供上行动力,但镍价仍维持区间震荡(从区间下沿到上沿),上方受过剩、库存高位及需求偏弱压制。

  中长期影响因素:

  印尼原生镍占比超60%,政策变化影响力强,2025年已提高特许权使用费,要求企业美元外汇在国内存放一年,均抬升成本,但镍矿价格仍维持25-26美金左右升水,绝对价格在46-55美金之间;镍矿绝对价格影响RKEF调控动机,若价格过低可能触发调控。

  •风险提示:印尼湿法项目尾矿环保问题日益严峻,每生产1吨MHP精矿对应150-200吨尾矿,随项目爆发式增长,尾矿堆存风险概率增大。

  •需求端其他影响:新能源汽车磷酸铁锂持续挤占三元电池份额,虽新能源汽车市场总量增长,但对镍价上行动力不足;固态电池量产预期需时间,短期难兑现。

  •结论:镍价整体维持区间震荡状态,弱现实弱预期,过剩格局不改

  二

  碳酸锂:延续震荡 等事件驱动

  近期行情与供需变量:碳酸锂价格自2025年8月高点下跌后,9月进入震荡调整期;供给释放周期进入尾声但未结束,供给端作为快变量主导短期波动;需求端保持高位,储能高增长、新能源汽车稳增长,需求成为慢变量奠定长期趋势,因此虽存在过剩,但价格不会跌至2018-2019年低位(当时新能源汽车增长停滞、储能前景不明)。

  价格区间与成本支撑:短期碳酸锂价格维持震荡区间,压力位9万(国内锂辉石矿成本4.5万-6万,云母矿成本约7万,9万以下为成本压力位),支撑位6万(需求承托)

  宜春锂矿:上图统计的在产矿山月产量约8000吨,占国内碳酸锂月度产量比例从12%降至9%,持续下降;

  云母矿面临证照真空风险(采矿许可证与安全生产许可证需同步具备,新采矿许可证审批后需更换安全生产许可证)。

  –矿权整合:白石化山、大港瓷土矿、金子峰三个矿位于同片山头矿区,各家采矿证规模大,安评存在边坡安全距离不足问题,涉及矿权整合,相关企业股权已有动作,需持续关注。

  锂矿突发停产可能重演2025年8月剧本(市场预期发酵→价格快速拉升,但幅度或不及8月因预期差减弱→库存释放、套保盘介入→价格回落),事件驱动不意味趋势反转,仅围绕区间震荡。

  市场对需求增长预期高,需每月验证需求兑现情况(是否兑现或超额兑现);在需求长期看好情况下,供给端不会轻易减产,新项目也不会轻易退出,供给端成为快变量,短期波动显著。

  •结论:碳酸锂维持震荡,需等待事件驱动或价格跌至低位后再考虑做多,不推荐做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