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 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
为深入贯彻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响应北京证监局指导下的“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号召,近日,东兴基金联合银华基金、东方基金、汇安基金、泓德基金、宏利基金及天相投顾七家机构,共同走进北京联合大学,以“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在行动”为核心主题,开展公募基金知识普及与金融素养培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为非财经院校学子搭建“行业实践与知识普及”的桥梁,助力培育具备复合背景与理性思维的未来金融领域生力军。
作为培养多领域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院校,北京联合大学学子未来无论投身何种行业,都需具备基础的财富管理能力与职业规划视野。此次活动聚焦应用型院校学子的实际需求,打破 “金融知识仅服务金融行业” 的认知局限,以 “行业需求结合 + 实用知识落地” 的讲解形式,让资产配置与养老金知识更贴合跨行业发展场景。现场讲师依托丰富的职场观察经验,既拆解不同行业求职的差异化需求,又结合大学生求职规划逻辑,将专业金融理论转化为适配跨行业求职与生活的实用内容,为学子搭建 “金融知识赋能多元职业发展” 的学习桥梁,助力其提前储备财富管理能力、明晰跨行业职业规划方向。
《经济周期与养老规划的认知和实践》:学周期配置逻辑,筑长期养老基石
讲座中,讲师为在场同学系统讲解了经济周期的核心理论及资产配置逻辑,特别针对复苏、繁荣、衰退、萧条四阶段的市场特征,结合中国与美国 GDP、CPI 等宏观数据,剖析了不同周期下股票、债券、大宗商品等资产的价格波动规律。同时,以 “贴近校园、贴近未来” 为切入点,通过 “忽视通胀导致储蓄贬值”“错过复利窗口增加养老压力” 等学生群体易感知的案例,生动拆解 “拖延养老规划”“低估长期复利”“单一资产配置” 等常见财富管理认知误区的成因,以及这些误区对未来财务安全的潜在影响。
讲师不仅指导学子如何通过 “按经济周期调整资产比例”“尽早开启个人养老金账户” 等方法构建科学的财富管理思维,同时也结合养老三支柱体系,讲解个人养老金账户在税收优惠、长期增值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其针对青年群体 “养老规划意识薄弱”“投资经验不足” 等痛点,从 “自主灵活配置、享受政策红利、积累长期本金” 提供解决方案的意义。
《青春与职业:锚定人生赛道的智慧》:破“择业迷茫”困境,立长远发展方向
针对青年群体普遍存在的“24-26岁择业仓促”“对行业认知模糊”的现实困境,从“人生周期与行业趋势”双重视角出发,帮助学子重构职业认知。讲师以杜牧26岁作《阿房宫赋》的典故切入,点明青春阶段“积累才华、深度思考”的重要性,同时结合中国1990-2024年GDP增长、中美日德四国经济数据对比,以及全国与北京新生人口变化,用“国运与行业兴衰”的案例,阐明“选对行业赛道”的关键意义,助力学子建立“顺势而为”的职业思维。
在职业选择实践上,讲师重点解析行业与岗位的适配逻辑:通过拆解“朝阳型行业,如公募基金,规模持续增长”“夕阳型行业,如传统纺织,布产量从2017年787.68亿米降至2023年318.94亿)”“稳定型行业”的差异,结合“运气>行业>岗位>公司”的择业权重,以及基金公司“投研、合规风控、营运、营销”四大体系的岗位特性,指导学子如何根据自身兴趣、风险承受能力,结合行业趋势选择适配岗位,同时强调“实习经历”在简历中的核心价值,切实填补“职业规划”与“行业认知”的知识空白。
此次走进北京联合大学,是公募机构践行“监管指导、协会主办、机构参与、媒体支持、公众受益”五位一体发展格局的具体体现。作为“北京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中“未来金融家培育计划”的重要一站,活动不仅将行业高质量发展理念融入校园教育,更通过“机构协同、资源互补”的模式,让学生接触到更全面的行业视角与更实用的金融知识。
未来,公募机构将继续以“新时代・新基金・新价值”为指引,持续深化“走进校园” 系列投教活动,覆盖更多类型高校,将行业高质量发展理念与实用金融知识传递给更多青年群体,助力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为公募基金行业培育具备理性思维与专业视野的“未来力量”,推动行业在服务实体经济与居民财富增长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