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同花顺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0月16日,已有140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三季报预报,在这些公司中,有50家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翻番(按预告归母净利润最大变动幅度排序,下同)。
梳理公告内容可知,订单饱满、产能提升、行业回暖成为部分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关键驱动力。接受《证券日报》采访的行业人士表示,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展现出比较强的韧性,同时,建议上市公司关注产业链的健康和创新。
多因素共同催动业绩增长
主营产品市场好转是一部分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不俗的重要原因。例如,山东先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达股份”)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000万元到20500万元,同比增加2807.87%到3211.74%。
先达股份在公告中解释,业绩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主打产品烯草酮的市场售价较同期大幅上涨及创制产品吡唑喹草酯系列在本年度实现销售,带动公司产品毛利率的增长;公司推动运营改革,实施毛利分配方案,充分调动各单位的积极性,落实各项成本管控,企业运行效率持续提升。
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告也提及,随着公司产品升级与技术改造项目有序投产,产能释放有效驱动了产销规模与营业收入的持续增长;公司坚定推进产品升级与精细化管理,产品附加值逐步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稳步增强,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隋东告诉《证券日报》记者,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与鲜明的结构性特征。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高,继续发挥主引擎作用,拉动效应持续增强。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数据则反映出外贸高质量发展的稳步推进。
从产业链布局视角看,上市公司要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需着力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通过并购等途径提升整合程度与行业集中度。隋东建议,上市公司要坚持创新驱动,加大研发投入,重视人才培养与引进。此外,企业也需重视产业链源头保障,维护原材料供应的稳定与品质可控。在资金层面,可借助产业链金融创新,为上下游合作企业提供更有效的融资支持,促进全链条协同发展。
上市公司积极夯实经营基石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在和投资者沟通时表示,会采取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经营方针,积极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风险,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同时注重科研创新,并积极通过并购等手段“强链补链”,夯实业绩增长的基础。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公告中关于‘强链补链’的信息比较多,这也为企业后续的业绩释放做好了铺垫,从产业链布局角度,上市公司要实现业绩持续增长需多维度发力,既要强化协同效应,依托资源优势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共振、资源共享,也要构建一体化布局,覆盖上下游关键环节以降本增效、抵御风险;同时需聚焦高端化与创新,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关注产业链安全,通过多元化供应商体系等防控风险;还要顺应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借力政策红利,结合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布局与产品结构,如部分企业通过掌控市场份额、技术专利壁垒及合作模式,实现稳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注意信息披露的合规合法,以保障所有投资者的权益。”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