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石化企业深陷债务危机

多家石化企业深陷债务危机

拉美石化行业经济下行加剧

近期,多家机构的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尽管南半球已进入需求旺季夏季,但拉美石化业仍持续承压。过去几个季度持续的需求疲软仍在加剧,拉美地区整体需求未见起色。部分头部石化企业压力巨大,正探讨财务解决方案,债务重组的可能性较大。其中,巴西石化企业局面不断恶化,但得益于一系列贸易政策,墨西哥石化企业局面尚好。

全球供应过剩的受害者

  从全球石化贸易流来看,拉美地区石化产品需求约50%依赖进口,是典型的“价格接受者”地区,因此在这场持续数年的石化行业下行周期中遭受重创。目前拉美地区市场供应过剩局面预计仍将持续,企业普遍选择去库存,仅采购即时所需物资。

  拉美石化生产商面临的压力尤为突出,因为北美、中东及亚洲供应商凭借低成本优势,持续向拉美市场输送产品,这使得本就利润微薄的本土石化生产商进一步丧失定价权。买家们则保持谨慎采购策略。鉴于需求前景不明朗,买家避免囤积库存,更倾向于“按需采购”,以便在市场波动时拥有更大灵活性。

巴西多家企业陷入困境

  石化行业持续数年的景气下行,已影响到企业履行债务承诺的能力。尽管巴西政府在本土市场实施高贸易保护政策,但头部石化企业布拉斯科公司仍因利润低迷、现金储备不断消耗,财务状况持续恶化。

  布拉斯科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等,这些产品目前均面临全球供应过剩问题,价格受到严重冲击。

  作为拉美石化行业的“风向标”,布拉斯科公司于今年9月底宣布聘请外部顾问探讨财务方案后,其股价应声暴跌两位数。投资者与信用评级机构普遍认为,此举意味着布拉斯科公司将启动债务重组。该公司2026年到期的部分债券尤其令人担忧,标普、惠誉、穆迪三大评级机构均已下调布拉斯科公司的债务评级。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布拉斯科公司位于墨西哥的聚乙烯生产子公司Braskem  Idesa,预计也将启动债务重组。

  同样在巴西,苯乙烯类产品生产商Unigel公司经过两年债务重组谈判及与债权人的反复博弈后,于近日向圣保罗第二破产法院申请司法重整。巴西氯碱生产商Unipar则是为数不多的“亮点”,该公司财务状况正逐步恢复,且因大部分能源需求来自内部可再生能源,成本结构更趋健康。

墨国油债务成行业隐忧

  作为拉美第二大经济体,目前墨西哥石化生产商财务状况优于巴西同行,因为高贸易保护政策帮助他们抵御了全球供应过剩的冲击。但墨西哥国有石油巨头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Pemex)面临的困境可能成为更大挑战,该公司背负1000亿美元债务,业绩低迷且设施老化严重。

  墨西哥化工行业协会(Aniq)主席表示,若墨国油能恢复健康运营,有望为墨西哥化工行业撬动高达500亿美元的投资。然而墨国油的现状并未改善,国际能源署(IEA)等机构预测,由于墨国油的财务问题,到2030年墨西哥原油产量可能降至130万桶/日。

  墨西哥政府9月宣布,计划在未来适当时候大幅提高多种化工品及聚合物的进口关税,这一举措或有助于本土生产商巩固市场份额、改善财务状况。此次加征关税的行动也表明,克劳迪娅·辛鲍姆政府的贸易政策正逐步向美国靠拢。

  巴西投行BTG  Pactual在10月初发布的报告中,特别提及墨西哥两大化工生产商Alpek与Orbia的潜在机遇。分析师指出,尽管Alpek的主要市场(如  PE、PET)仍处于低迷状态,但乙二醇(MEG)、对二甲苯(PX)等关键原料成本下降,为其利润提供了支撑。Alpek旗下塑料与化工部门业绩表现平淡,尽管石化行业基本面疲软,该公司股价在9月仍上涨13.1%。这一涨幅可能得益于辛鲍姆政府推进的贸易相关举措,以及2026年经济配套方案的出台。这些举措包括修订《进出口关税总法》(LIGIE),提议对1463类产品加征关税。通过高关税,墨西哥石化业获得喘息之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