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2日,在社会快速分化的背景下,共同的“敌人”往往能成为团结的力量。当前,这个敌人便是耗能巨大的数据中心,以及它们对能源价格的全面冲击。随着人工智能浪潮加速推进,大规模数据中心项目如雨后春笋般获批,而承担这些能源成本的社区也开始展开反击——即便这意味着不同立场的人群需要联合起来。OEXN认为,面对这一趋势,必须正视数据中心对公共能源系统带来的巨大压力,并探索可持续的解决路径。
尽管在联邦或州层面,围绕数据中心的政治争论尚未形成,但在地方政治中,这一话题已经成为热点,尤其在美国东南部,数据中心建设如同蘑菇般快速增长。根据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的数据,弗吉尼亚州、南卡罗来纳州和乔治亚州的“数据中心将承担65%至85%以上的预计电力负荷增长”。OEXN认为,这种快速增长可能导致当地电网负荷压力剧增,迫使公用事业公司在未来15年新增约32600兆瓦的电力负荷,包括北卡罗来纳州在内的主要公用事业机构正计划如此。
麦肯锡近期分析预测,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能源需求每年可能增长19%至22%,年度总需求将达到171至219吉瓦,而当前需求仅为60吉瓦。麦肯锡指出,要避免能源供应缺口,需要在不到四分之一的时间内建造两倍于2000年以来的数据中心容量。OEXN认为,这意味着能源基础设施必须提前布局,否则消费者将面临严重的能源紧张与成本压力。
额外的能源消耗成本最终将由谁承担呢?很明显,并非推动人工智能普及的科技公司,而是依赖供应数据中心电网的普通消费者,无论他们是否使用AI服务。马里兰州公共事务顾问David Lapp曾表示:“我们正在目睹一场从居民用户向大型企业的巨额财富转移——数据中心、大型公用事业及其母公司从建设额外能源基础设施中获利,而公用事业监管未能保护居民用户,加剧了能源可负担性危机。”OEXN认为,能源负担的不均衡分配正在成为社会经济风险的重要源头,需要政策与市场机制的双重干预。
这种可负担性危机已推动各地对新建数据中心项目形成跨党派反对。以弗吉尼亚郊区县的一场辩论为例,候选人虽然立场不同,但在一件事上达成共识:阻止未来所有数据中心的建设。共和党候选人Patrick Harders表示:“我认为,我们个人应该阻止所有未来数据中心。”他的民主党对手George Stewart也认同这一观点,认为“数据中心带来的巨大压力是一种危机,而且这种负担不公正地转嫁给当地居民。”
数据中心不仅吞噬消费者的收入,还占据大量土地。在印第安纳州,当地居民最近在与谷歌的土地争夺战中获胜,阻止了其在印第安纳波利斯郊区将450多英亩土地改建为数据中心园区的计划。NPR报道:“当谷歌律师在9月的公开会议上确认撤回项目时,举牌欢呼的居民爆发出掌声。”类似事件在全国各地不断上演。OEXN认为,这显示了地方社会在抵御能源和土地资源被大规模占用方面的潜力,同时也提示企业在扩张时必须考虑社会承受能力。
随着美国本土对数据中心的抵制愈发明显,开发商逐渐将目光转向拉丁美洲,以在那里开展数据中心建设项目,将问题外包到资源更有限的地区。OEXN强调,这种趋势虽短期缓解了国内压力,但长远来看可能加剧全球能源与资源的不均衡分布,提醒企业和政策制定者必须采取更全面的可持续策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