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福证券解读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迈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关键时期

华福证券解读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迈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关键时期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华福研究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  核心观点  //

  0

  1

  “十五五”经济发展目标

  “十五五”经济发展目标积极进取,旨在为二〇三五年迈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奠定关键基础。

  全会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续奋斗。

  会议认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全会提出的“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包括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等,并明确强调在此基础上再奋斗五年,到二〇三五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这意味着“十五五”时期我国各项经济政策将更加积极进取,通过供给侧、需求侧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持续寻求相对较高的潜在增速,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0

  2

  供给侧发展要求

  供给侧: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根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自立自强。

  经济短期波动看需求,长期增长潜力看供给。在“十五五”规划的具体要求方面,全会首先从两个方面对供给侧给予了优先关注。

  一方面,全会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明确要求“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则意味着我国未来较长时间经济政策不会鼓励过早的去工业化和“脱实向虚”。

  另一方面,强调“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

  这些要求意味着“十五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鼓励各主要科技创新领域实现前沿技术研发突破、追求尖端领先地位优势,在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中持续赶超、谋求超越,以自主可控的尖端技术打破产业发展的瓶颈,获得更大的供给侧全球前沿科技竞争主动权。

  0

  3

  需求侧发展蓝图

  需求侧:坚持扩大内需促进供需良性互动,以开放促改革拓展国际循环。

  从经济发展的需求侧来看,会议亦从内外循环两大视角提出新的蓝图。

  一方面,强调“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要求“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再度重申要“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这些要求充分说明“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是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的重要需求侧保障,未来五年财政货币政策预计将持续将扩大内需作为主要的政策着力点。

  另一方面,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国际循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走向深化。

  0

  4

  加大民生保障,推进共同富裕

  加大民生保障,推进共同富裕: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全会将与地方财政转型密切相关的民生建设问题和房地产市场均置于“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段落之中。民生建设方面强调“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再提“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未来地方财政支出的重心或从投资逐步转向公共服务,中央对地方财政的统筹能力预计也将进一步增强,在地方财政支出不断提升效率的同时,中央财政预计将以更大力度在提振消费和促进有效投资方面展现积极扩张姿态。

  “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则可能意味着未来五年房地产市场的定位将从过去几年经济发展的短期风险点转为民生视角下的长期基础性产业,预计专项债收购存量商品房有望加快,缓解居民债务压力的新增政策工具有望推出,商品+保障双市场供需均衡新形态或成为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的有力注脚。

  0

  5

  风险提示

  财政政策扩张力度、货币政策宽松幅度不及预期风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