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突发!B-1B轰炸机出动,特朗普:将很快看到地面军事行动!油价大涨,普京发声

南美突发!B-1B轰炸机出动,特朗普:将很快看到地面军事行动!油价大涨,普京发声

  来源:期货日报

  早上好,先来关注下原油市场。

  周四晚间,国际油价再度大涨。WTI原油期货一度涨近6%,报61.93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涨5.37%,报65.95美元/桶。

  截至收盘,WTI原油期货涨5.62%,报61.79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涨5.43%,报65.99美元/桶。

  消息面上,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0月2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旨在对俄施压,但不会对俄罗斯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普京说,美国新制裁显然是不友好举动,无助于加强刚开始恢复的俄美关系。他强调,俄罗斯始终支持继续对话。同时他认为,如果俄美能“就包括经济领域在内的长远未来展开严肃探讨,双方将在诸多领域拥有合作空间”。

  就美国总统特朗普关于美俄领导人会晤的最新言论,普京说,他与特朗普16日通话时,是特朗普本人提议举行会晤,地点选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也是特朗普提议。普京表示,如果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草率对待此次会晤、致使会晤无法取得预期成果,将是一个错误。

  普京表示,鉴于当前情况,美国总统决定取消或推迟会晤,更准确地说,特朗普表示的是推迟会晤。普京重申,对话永远优于任何形式的对抗,更远胜于战争。因此俄方始终主张进行对话的建议,这一立场至今未变。

  美国财政部22日宣布将对俄罗斯最大的两家石油企业俄罗斯石油公司、卢克石油公司及其子公司实施制裁。同一天,特朗普证实,他已取消美俄领导人近期会晤计划,原因是目前会晤不会取得成果。他将同普京“在未来某个时间”会晤。

  值得注意的是,当地时间23日,美国白宫表示,美总统特朗普认为俄罗斯在和平方面行动不足,特朗普愈发失望,希望看到采取行动而非空谈来结束冲突。

  白宫还表示,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并非完全不可能。美国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认为总统和整个政府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再次举行会晤,但我们希望确保这次会晤能够取得切实的积极成果。”

  瑞银分析师Giovanni Staunovo表示,制裁对油市的实际影响将取决于印度反应及俄罗斯能否找到替代买家。

  B-1B轰炸机出动,特朗普:将很快在委内瑞拉看到地面军事行动

  据央视新闻最新消息,根据飞行追踪数据显示,当地时间10月23日,至少有一架美国B-1B轰炸机靠近委内瑞拉沿岸。这是美国军机一周内第二次进行此类武力展示。

  当天稍早,在被问及有关美国向委内瑞拉附近派遣B-1B轰炸机的报道时,特朗普回答说并不准确,但他同时表示,美国出于很多原因对委内瑞拉感到不满。特朗普还表示,将很快在委内瑞拉看到地面军事行动。

  据了解,作为所谓禁毒行动的一部分,美国已经部署了隐形战机和海军舰艇,但尚未公布其打击目标走私毒品的证据。

  美国和委内瑞拉近期关系紧张。美国在加勒比海域部署多艘军舰。9月以来,美政府已宣称在委内瑞拉外海国际水域击沉多艘所谓“运毒船”并打死数十名“毒贩”,并承认授权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委内瑞拉展开秘密行动。

  当地时间23日,委内瑞拉国防部长帕德里诺·洛佩斯表示,任何来自美国中情局的破坏国家稳定的行动都将以失败告终。

  市场人士:警惕油价回调风险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本轮油价大涨,是地缘政治风险升温与宏观情绪改善共同作用的结果,市场多空双方即将展开新一轮博弈。

  本周,地缘政治风险再度成为市场焦点。齐盛期货能化分析师高健表示,本周四,两则重磅消息引爆市场,推动原油日内“暴力反弹”,前期下行趋势被打破,盘面重回震荡格局。不过,他也提醒,当前地缘局势尚处于消息扰动阶段,若未进一步升级为实质性冲突,需警惕市场情绪降温后油价迅速回落的风险。

  具体来看,美国与委内瑞拉军事对峙升级。中辉期货分析师郭艳鹏告诉期货日报记者,10月22日市场传出美国可能对委内瑞拉采取军事行动的消息,直接刺激油价大幅拉涨。值得关注的是,委内瑞拉原油约70万桶/日的海运发货量中,有近70%发往中国,主要用于地炼企业加工沥青。地缘局势变化对亚太供应结构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

  与此同时,美国对俄罗斯制裁加码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供应的担忧。徽商期货分析师黄琛表示,美国财政部以“俄方缺乏结束冲突意愿”为由实施制裁,且海外媒体推测美方正酝酿更具针对性的限制方案,可能切断俄罗斯通过印度等第三方转运原油的路径。郭艳鹏补充说,此次被制裁的俄罗斯石油公司与卢克石油上半年日均出口原油220万桶,占俄罗斯日均出口量的一半,制裁的实质性影响正在放大。

  事实上,在地缘因素发酵前,油价已积蓄技术性反弹动力。黄琛分析称,此前原油估值被持续压制,存在补涨需求。一方面,海外主要股指已修复此前因贸易摩擦引发的悲观情绪,宏观扰动减弱,但油价未能同步反弹,呈现滞后特征;另一方面,汽柴油裂解价差处于阶段性低位,显示出市场结构具备反弹空间,叠加美国能源部长公开表态“当前油价偏低,应补充战略储备”,对市场构成政策托底效应。

  宏观层面亦有利多因素。郭艳鹏提到,中美双方计划于10月24日至27日举行新一轮经贸磋商,缓解了此前特朗普威胁加征关税所带来的冲击,市场风险偏好有所回升。

  然而,中长期基本面压力依然存在。郭艳鹏表示,淡季供给过剩仍是油市的核心矛盾。当前全球原油需求处于季节性淡季,消费量较7月前后的旺季下降100万~150万桶/日,而在每年2月至3月的需求低点,降幅将扩大至200万~300万桶/日。供给方面,OPEC+仍处增产周期,4月至9月已累计增产约200万桶/日,供应压力持续增加。库存亦不乐观,EIA数据显示,2025年底至2026年一季度全球油市将面临显著的累库压力,预计日均累库超过260万桶,中长期油价仍承压。

  展望后市,郭艳鹏表示,非OPEC+产油国的产量变化或成关键变量。60美元/桶大致对应美国页岩油新钻井盈亏平衡点,若油价持续下行,预计将抑制美国等非OPEC+产油国产量增长,但传导时间需要两到三个季度。

  黄琛则认为,在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美国对俄罗斯制裁加码以及宏观情绪修复的共同作用下,短期原油价格仍有上行空间,建议重点关注11月2日举行的OPEC+会议。

  高健提示,原油市场的交易逻辑已再度切换,由宏观情绪转向地缘局势。与7—9月相比,当前地缘因素支撑力度有所弱化,而基本面压力进一步增加。即便油价进入新一轮震荡区间,重心也将显著下移,若没有新的地缘冲突发生,本轮反弹的空间与持续性将受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