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自:财联社
财联社10月30日讯(编辑 刘蕊)美东时间周三,星巴克公布了截至今年9月的第四财报季财报。
财报显示,得益于国际市场业务——尤其是中国市场业务的回暖,其全球同店销售额在近一年半以来实现首次季度增长。
不过,其美国业务仍未能实现增长,同时,由于国际咖啡豆批发价格的大幅上涨,其利润率也受到了影响。
星巴克利润率明显下滑
财报显示,在截至9月的第四财季,星巴克业绩表现与LSEG数据统计的分析师与其相比:
星巴克营收95.7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93.4亿美元;
公司每股盈利52美分,低于分析师预期的56美分;
公司营业利润率降至2.9%,而去年同期为14.4%
此前,星巴克已经经历了多个季度的销售额下滑。为了打破业绩下滑的僵局,星巴克新任CEO布莱恩·尼科尔(Brian Niccol)在去年8月临危上阵,并启动了一项名为“回归星巴克”的品牌重塑计划。
自担任CEO职位以来,尼科尔已关闭了全球数百家门店,简化了菜单,并努力加快服务速度。
该公司声称,作为品牌重建计划的一部分,其在第四财季已经关闭了627家门店。尼科尔向分析师表示,本季度标志着星巴克美国业务的“转折点”。
然而,星巴克高管们表示,考虑到咖啡豆价格居高不下,这一成本问题预计将在至少接下来的两个季度内成为不利因素。今年,阿拉比卡咖啡豆的全球价格涨幅已经超过20%,而在2024年更是上涨了70%。
中国市场明显回暖
财报显示,星巴克在全球范围内的可比销售额增长了1%,但在其最大的市场——美国,可比销售额持平,每位顾客的平均消费额则有所下降。
这表明,随着美国经济不确定性以及通货膨胀挤压了消费者的预算,美国消费者在外出就餐方面的支出愈发谨慎。
而在中国——星巴克在美国以外的第二大市场,该公司报告称同店销售额增长了2%,这一指标在上个季度刚刚恢复增长,表明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重新回到增长轨道。
近几个月来,星巴克在中国市场降低了非咖啡产品的价格,并一直在努力提供更多个性化选择和本地特色产品。
不过,在以瑞幸为代表的众多本土咖啡品牌的竞争压力下,星巴克已经准备出售其在中国业务的部分股权。在财报电话会上,星巴克CEO尼克尔强调,星巴克仍将要保留中国业务相当数量的股权,并称已经收到多个合作伙伴的收购兴趣,但并未透露更多细节。
明年将会谨慎提价
尼科尔表示,星巴克明年在提价方面会更加谨慎行事,预计不会出现大规模的菜单价格上调。星巴克首席财务官凯西·史密斯(Cathy Smith)称,该连锁店去年通过减少折扣的做法提高了每笔交易的平均金额。
不过,咖啡豆价格居高不下,仍是目前星巴克高管们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目前,咖啡豆的价格由多个因素推高,包括地缘政治的不稳定因素(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咖啡主要种植国巴西征收50%的关税),以及气候问题导致的咖啡豆供应短缺。
“他们的成本结构——包括租金、劳动力和咖啡成本——颇具挑战性。由于存在众多竞争对手(无论是咖啡领域还是其他含咖啡因的饮品领域),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拥有定价权。不过,管理层对未来的挑战还是有清醒的认识的。”安森财富管理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布莱恩·雅各布森(Brian Jacobsen)如是说道。
餐饮业顾问约翰·戈登表示,从这份财报中他得出的结论是,鉴于营业利润率的下降,星巴克的复苏过程将“比华尔街预期的要漫长得多”。
星巴克的股价在盘后交易中小幅下跌0.81%。
(财联社 刘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