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股份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68.86% 新兴市场成业绩新引擎

远东股份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68.86% 新兴市场成业绩新引擎

  传统制造业龙头正通过科技赋能与战略转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闯出一条新路。

  10月30日,远东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报。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2.09亿元,同比增长10.91%,创同期新高,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268.86%;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92亿元,同比增长330.80%,其间费用率8.66%,同比下降1.48个百分点,运营效率持续提升;人均营收257.97万元,同比增长17.72%。一系列数据表明,远东股份运营效率持续提升。

远东股份董秘万俊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本公司前瞻性布局可控核聚变、低空经济、机器人、AI算力等关键领域。依托多年积累的产业底蕴与技术储备,本公司正持续深化各板块业务拓展与创新,夯实自身发展根基、开拓新增长空间。

主营业务稳健增长

  远东股份的三大主营业务——智能缆网、智能电池和智慧机场,均呈现稳健发展态势,共同构筑了该公司业绩的基本盘。

  根据远东股份发布的三季报,报告期内,该公司智能缆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8.26亿元,同比增长9.59%,净利润3.15亿元,同比增长8.69%,获超千万元合同订单177.64亿元,同比增长13.95%。

  该公司智能电池业务持续提升,实现营业收入10.39亿元,同比增长30.92%,净利润-2.56亿元,同比减亏2.45亿元,签订合同22.59亿元,同比增长22.97%。具体来看,储能产品领域,该公司获得储能订单11.96亿元,同比增长43.10%,其中大储订单7.78亿元。圆柱电池领域,该公司聚焦高容量电芯应用市场,营收同比增长134.57%,加快机器人、低空经济、智慧家居、BBU、医疗等市场拓展。铜箔业务领域,该公司持续推进超薄、高抗、高延等高毛利新产品市场拓展,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3.50%,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同时,该公司持续推进HVLP等高速PCB铜箔、固态电池用镀镍铜箔等产业化落地,持续服务新兴市场。

  此外,该公司智慧机场业务整体呈现强劲发展态势,实现营业收入12.67亿元,同比增长15.75%,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47.88%,获超千万合同订单19.88亿元。远东股份方面介绍,本公司现有75个在建项目稳步推进,参建的北京首都机场、呼和浩特白塔机场、广州白云机场等27个项目已顺利通过验收。同时,本公司接连中标尼加拉瓜蓬塔韦特机场、乌鲁木齐天山机场、太原武宿机场等多个重大项目。

新兴业务势头强劲

  更值得市场关注的是,远东股份在新兴业务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报告期内,该公司在人工智能、算力和机器人新兴市场,实现营收7.13亿元,同比增长139.52%,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报告期内,远东股份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突破与产业应用落地,累计已参建腾讯云计算数据中心、百度云计算中心项目(阳泉)、阿里巴巴云计算算力中心河源三期、字节跳动数据中心(湖北)、中国电信算力中心(大兴)等40余个算力中心项目(部分液冷式算力中心项目)。

  其中,在先进散热与高速互联方面,持续深化与全球领先人工智能芯片公司合作,聚焦仿生歧管微通道与材料创新,推动下一代芯片液冷板测试与量产筹备。

  在机器人领域,该公司与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必选”)、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元”)、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数科技”)等领先企业深化合作,共推人形机器人产业化。

  万俊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本公司已经向优必选批量供应机器人线缆与全套电源方案,其业务占比正稳步提升;本公司与智元的合作也已完成产品验证,正稳步推进批量供货。与此同时,本公司也在同步推进与宇树等新兴巨头的合作。此外,本公司开发的21700-6000mAh电池已应用于四足巡检机器人,并加快全球领先的21700-6500mAh产品的量产。

  此外,远东股份方面介绍,本公司子公司安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缆”)已中标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安缆的产品已应用于可控核聚变试验项目(EAST),联合头部科研机构、院校共同推进超导带材、可控核聚变电缆的技术攻关;积极参与“中国小太阳”等项目。

  “无论是人工智能、算力、机器人还是可控核聚变赛道,都离不开两大最基本的物理需求:电力传输和信号传输。这些新兴领域将线缆从传统的、偏标准化的‘电力管道’,升级为了决定整个系统性能、可靠性和效率的关键核心部件。”北方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晓凤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丁臻宇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AI数据中心对高速铜缆需求激增,全球铜缆高速连接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特高压电缆市场也将随着AI算力中心的建设快速扩张。机器人产品的发展,需要大量高柔性、耐弯折、抗干扰的特种线缆,如关节线缆须具备百万次弯折寿命与0.1mm级微型化等特性,单机线缆价值较高。

  分析人士认为,对于线缆企业而言,未来的竞争力体现在针对特定高增长赛道的技术攻坚和快速响应能力上。而对于投资者或合作伙伴来说,可以重点关注那些在机器人线缆、高速传输线缆或超高压特种电缆领域已有明确技术突破和订单落地的公司。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