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9日晚间,天康生物发布第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6.1亿元,同比增长4%,公司营业收入稳中有升,实现归母净利润4.12亿元,同比下降27.2%,在猪价整体下行的背景下仍实现稳健盈利。单季度来看,第三季度营业收入47.64亿元,环比增长2.08%,公司营业收入已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环比增长,主营业务具备持续回暖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多项业务协同发展,构建了一个具备内在成本优势、较强抗风险能力和高效资源利用能力的产业生态,提升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力。近期天康生物发布消息,公司蛋白油脂业务2024—2025榨季经营结果出炉,该榨季实现原料收购、营收、利润三项核心指标创历史新高。公司表示,通过精准策略与高效执行,该榨季原料收购量达95万吨,营收25亿元,分别完成目标的136%、137%,加工量70多万吨,利润水平同比大幅提升,整体经营指标达成情况良好,生产经营效率显著提升。
饲料业务方面,公司在三季报交流会上表示,2025年1—9月,公司饲料业务实现销量21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3.62%;第三季度单季实现饲料销量77.6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1.8%,其中猪料销量46.23万吨,同比增长18%;禽料销量16.55万吨,同比增长8%。
公司现金流保持稳健向好态势,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为23.51亿元,同比增长超9%,显示出较强的销售回款能力和营运效率。在资产结构方面,公司持续优化负债配置,期末净资产增至71.7亿元,同比增长2.21%;同时,短期借款大幅减少31.2%,降至22.25亿元,资产负债率由去年同期的49.89%下降至47.86%,负债压力显著缓解,财务结构更趋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获得各路资金集体加仓。截至第三季度末,深股通持股量达到1502.93万股,较上半年末增长超400%,新进成为公司第七大流通股东。同时国泰中证畜牧养殖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嘉实农业产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亦对公司股票进行了增持。据目前已披露的数据,公司获得25只基金重仓持有,较上半年末的8只基金显著增多,代表公司获得机构资金的充分认可。
今年以来,生猪价格维持低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10月20日,生猪(外三元)市场价为10.9元/kg,创2022年以来新低。市场端猪价超预期下跌将驱动行业去产能,在猪价下行周期,成本控制能力将成为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
天康生物在接受投资者调研中提到,单三季度公司生猪养殖综合成本为12.78元/kg,相比上半年13元/kg的成本下降了0.22元/kg,其中,甘肃区域9月成本已降至12.25元/kg。随着其他费用下降、生产效率的提高,未来公司仍有较大的成本下降空间。
此外,公司拟以支付现金方式收购羌都畜牧51%股权,公司提到,羌都畜牧是南疆若羌县的一家养殖企业,从事养殖行业十余年,经营业绩和生猪养殖成绩优异,2020年至今持续盈利,即便在2021年和2023年生猪价格低迷、全行业亏损的情况下仍保持盈利。羌都畜牧的生产效率高,成本具备较强竞争力,收购后有助于公司持续优化成本。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