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年虚增收入被罚 ST汇洲复牌首日跌停

连续两年虚增收入被罚 ST汇洲复牌首日跌停

  本报记者邬霁霞

  10月31日,汇洲智能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复牌首日股价跌停,收盘报3.58元/股,跌幅为5.04%,市值缩水至71.65亿元。

  近日,ST汇洲(维权)因2019、2020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以下简称“浙江证监局”)出具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公司及4名时任高管合计将面临行政处罚,公司股票也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

ST汇洲10月29日披露的公告显示,经查明,2019年至2020年,汇洲智能(ST汇洲原简称,下同)的控股子公司北京热热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华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开展虚假广告推广、著作权授权、视频审核、调研报告技术服务等业务。

  汇洲智能的控股子公司通过虚构不具备商业实质的业务,2019年、2020年累计虚增收入5990.19万元、9688.56万元,分别占当期报告记载金额的5.08%、13.42%;累计虚增利润总额1415.84万元、1777.05万元,分别占当期报告记载金额的0.88%、8.72%,导致汇洲智能披露的2019年、2020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

  对于ST汇洲的违规行为,浙江证监局采取了严厉措施。根据《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浙江证监局拟决定对ST汇洲给予警告,并处以500万元罚款;对时任副总经理、董事姜学谦及时任董事长、总经理武剑飞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250万元罚款;对时任财务总监陈莹莹及时任董事会秘书武宁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150万元罚款。

  与此同时,根据相关规定,ST汇洲公司股票交易申请于2025年10月30日停牌一天,自2025年10月31日开市起复牌,并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后公司股票简称由“汇洲智能”变更为“ST汇洲”,证券代码仍为“002122”,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后公司股票交易的日涨跌幅限制由10%变为5%。

  针对子公司连续两年造假未被及时发现的问题,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子公司连续两年虚增收入反映出ST汇洲在内部管理制度上的严重缺陷。一方面,财务部门编制虚假单据,而内部审计程序流于形式,说明公司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另一方面,子公司开展无商业实质交易,而董事会与独立董事未能履行监督职责,这反映出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

  面对市场质疑,10月31日,《证券日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ST汇洲投资者热线。公司人士回复称,公司已进行自查,其他年度的财报肯定不存在类似情况。为杜绝后续出现类似状况,公司对董监高、上市公司、子公司均已做过培训,已经强调过这个问题了。

  除了合规问题,ST汇洲的业绩表现也面临压力。10月27日晚间,该公司发布了2025年三季度报告。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8.09亿元,同比增长16.5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23.78万元,同比减少18.12%。

  对于“增收不增利”的财务表现,ST汇洲公司人士表示,公司各个子公司的收入都是一直增长的,但最终利润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公司账面存在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资产的减值都会影响最终利润。

  谈及后续规划,上述公司人士进一步表示:“从收入来看,子公司各个板块后续还是会有一定的增长,公司所有板块目前都处于正常经营状态。公司也会在此基础上缩减成本,并对应收账款的回收做一些细化管理。”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