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耕覆铜板赛 道,受益AI算力&国产替代浪潮业绩高增。 公司是国内覆铜板行业领军企业,深耕电子材料领域超20 年,形成以覆铜板为基础、复合材料与膜材料多元布局的产品体系。此外,公司客户资源积累深厚,覆盖PCB 百强企业超50 家,终端客户包括华为、宁德时代等。公司战略聚焦高端化与国产替代,重点拓展高速/高频覆铜板、半导体封装材料(CBF 膜、BT 材料)、铝塑膜等高增长赛道,切入AI 服务器、汽车电子、固态电池等新兴需求链。25H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43 亿元,同比增长327.86%。 覆铜板:市场空间巨大,结构性升级驱动量价齐升。1)市场空间巨大且持续扩容:2024 年全球覆铜板市场规模达150 亿美元,中国占比74.8%,Prismark 预测2025 年全球PCB 市场规模786 亿美元,2024-2029 年复合增长率5.2%。行业在AI 服务器、通信设备、汽车电子等高端应用领域需求旺盛,推动高频高速材料市场持续扩容。2)高端产品放量:2024 年覆铜板营收同比增长14.26%,主因高速材料(Very Low Loss 至Extreme LowLoss 等级)在服务器、光模块领域份额提升,其中Ultra Low Loss 材料通过多家终端认证并实现小批量销售。3)技术壁垒凸显:高频覆铜板在5GA基站、毫米波雷达领域突破,高导热金属基板切入算力服务器散热市场,HDI 材料适配短小轻薄化趋势,产品附加值持续提升。 半导体材料:构建半导体封装材料平台,推动国产替代进程。1)CBF 积层绝缘膜:对标日本味之素ABF 膜,已在国内主要IC 载板厂验证,算力芯片应用场景产品小批量交付,青山湖研发中心投产助力产业化加速。2)BT 封装材料:在Mini/Micro LED、Memory 领域实现批量供货,看好性价比优势下国产替代加速。 铝塑膜:软包电池需求拉动第二增长曲线。产品通过多家头部电芯厂认证,W5 系列用于3C 薄型电池,W3 系列拓展储能/小动力市场,半固态电池领域实现小批量订单。产能方面,年产3600 万平米项目试生产完成,有望受益于软包电池渗透率提升。 复合材料:应用场景多元化拓展。 功能性复合材料用于消费电子结构件、医疗设备核心部件;交通物流蜂窝材料轻量化优势显著,绑定顺丰、德邦等物流巨头,海外市场增速亮眼。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5-2027 年收入分别实现42.77/46.24/50.46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5/2.00/2.61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20.82/33.86/25.95X,看好公司凭借其高端材料技术积累、深度绑定优质客户及精细化运营能力,在AI 算力、新能源、半导体封装等趋势中持续受益,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业绩预测和估值不达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广告】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