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提前引爆“黑金”行情,煤炭板块价值重估正当时

寒潮提前引爆“黑金”行情,煤炭板块价值重估正当时

近期,北方多地遭遇“断崖式”降温,如黑龙江漠河10月25日清晨气温降至-25℃,刷新当地10月下旬历史最低值;内蒙古呼伦贝尔部分地区跌破-30℃,为近十年同期极寒;黑龙江黑河、漠河等地积雪深度超过30厘米,部分站点接近或突破50厘米,创下观测史新高。寒潮来袭,张家口、大庆等多地已提前开始供暖,煤炭季节性消费旺季正式拉开序幕。

需求端,煤炭需求旺季临近,钢厂和火电企业的需求也持续高位,多重因素推动煤价上行;供给端政策“反内卷”持续,叠加近期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将开启,或将对煤炭超能力生产等安全隐患做出整改,也共同强化了供给收缩的预期,推动煤价企稳回升。

市场层面,资金闻风而动,10月以来富途煤炭指数(LIST1044)已上涨11.19%,申万煤炭指数涨幅也一度达到16%,10月份北向资金净流入煤炭股超20亿元,使得煤炭成为二级市场上最为火热的板块之一。

回顾2025年上半年,煤炭市场供应整体宽松,需求支撑不足,煤炭价格重心整体延续震荡下行趋势。但在当前时点,随着旺季需求兑现与供给端政策性收缩形成共振,供需格局的转变或将成为推动煤炭板块走出低谷、迎来估值修复的重要契机。

煤企Q3基本面已现环比改善

2025年第三季度,尽管煤炭价格仍处低位,但煤炭行业的经营状况已悄然迎来转机,头部煤企多项关键指标出现环比改善,预示着行业基本面或已走出低谷。

以行业龙头中国神华(01088)为例,其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12.56%,但相较于上半年累计16.05%的降幅,单季度营收降幅已明显收窄,显示经营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同时,在营收承压的情况下,通过精准的成本管控,中国神华的煤炭业务毛利率从去年的29.4%提升至30.5%(主要得益于自产煤与外购煤单位成本的下降),经营韧性凸显。

与此类似,中煤能源(01898)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微降1.0%,但环比大幅回升28.3%,反弹势头强劲。其成本控制同样卓有成效,自产商品煤毛利率环比增加5.9个百分点,达到48.7%,同比仅下降0.9个百分点,展现出弱市中优异的运营管理能力。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成绩单”普遍向好,离不开煤价企稳回升这一主要积极变量。市场数据显示,Q3以来煤炭价格已进入回升通道,秦港5500大卡动力煤平仓均价报672元/吨,环比增长6.5%,京唐港主焦煤库提均价报1562元/吨,环比增长18.8%。尽管长协煤价因机制原因变动相对滞后,但市场煤价的强势反弹,已为煤企的业绩修复注入了直接动力。

Q3财报中的一系列积极迹象,无疑预示着市场正有所回暖,也为板块的估值修复提供了基本面支撑。

“反内卷”政策持续 供给收紧推动煤价上行

供给端方面,“查超产”政策已使得煤炭行业供需格局显著改善。数据显示,2025年7-8月,国内原煤产量同比转跌,跌幅分别为3.8%和3.2%,年内供需累计盈余由1-6月的9629万吨迅速降为1-8月的1496万吨。

供给收紧的同时,煤价也应声上行,秦港5500大卡动力煤平仓价由2025年6月30日的621元/吨上涨至2025年9月30日的699元/吨,三季度累计涨幅12.6%。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行业整体产量收缩,但对头部上市煤企影响相对有限,其商品煤产量多数维持在个位数波动区间。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中国神华第三季度商品煤产量为0.86亿吨,同比增长2.3%,环比增长3.1%;商品煤销售量1.12亿吨,同比下跌3.5%,环比增长5.7%,其中自产煤销量为0.87亿吨,同比增长2.7%。6月以来,公司抓住迎峰度夏有利时机增量补欠,实现Q3煤炭产量同环比上涨;

兖矿能源同样表现稳健,商品煤产量持续增长。2025年第三季度,兖矿能源商品煤产量4603万吨,同比增长4.92%;今年前三季度累计产量13589万吨,同比增长6.90%;

兖煤澳大利亚(03668)第三季度商品煤产量(权益份额)为930万吨,同比下降9%;商品煤销量(权益份额)为1070万吨,同比增长3%。

通过整治“内卷式”竞争,国内煤炭供给释放有望趋于合理。随着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优质产能的价值将得到进一步凸显。

旺季支撑强化 煤价弹性可期

在供给趋紧的长期趋势下,在需求端,煤炭行业正迎来季节性利好。随着北方多地于10月上半月陆续启动供暖,供热区域将在下半月进一步扩大,取暖用煤需求将稳步攀升。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近期据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预测,今年冬季我国近海部分海域预计海温略偏高,而今年秋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将处于中性偏冷状态,可能形成一次弱拉尼娜事件,从统计数据来看,出现拉尼娜事件以后,我国冬季偏冷的概率更大,潜在的冷冬预期也将支撑动力煤采购情绪。

机构观点方面,天风证券指出,超产核查政策仍限制供应增量,北方供暖或提前,叠加“双拉尼娜”可能发生,在冬储预期支撑下,煤价存在上涨动力,上调年内动力煤目标价至750-800元/吨。

在炼焦煤方面,下半年仍然不乏需求支撑。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钢厂整体盈利水平较好,促使钢厂整体开工积极。据Mysteel统计,截至10月27日,10家上市钢企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情况,其中9家企业实现盈利,总营业收入合计1019.40亿元,合计净利润28.99亿元。

此外,三季度全国247家钢厂日均铁水产量维持在240万吨左右的高位,同比增加10万吨,为炼焦煤需求提供了刚性支撑。

整体来看,当前动力煤与炼焦煤价格均处于历史偏低区间,为价格反弹提供了充足空间。在供给端持续受政策约束、需求端步入季节性旺季的背景下,煤炭供需基本面有望延续改善趋势,两类煤种价格均具备向上弹性,后续仍需密切关注政策执行力度与终端需求的实际表现。

小结

兼具周期弹性与高红利优势,当前煤炭板块正展现出独特的投资吸引力。

中报显示,在盈利承压的背景下,多数煤企仍延续了慷慨的分红政策,凸显了其稳健的现金流与回馈股东的坚定意愿,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回报。如中国神华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0.98元(含税),再次印证其“现金奶牛”的市场地位;兖矿能源拟现金分红0.18元/股,总额18亿元,约占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40%,分红比例保持高位;中煤能源拟派A股每股现金红利0.166元(含税),持续回报股东。

而从市场层面来看,煤炭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修复空间广阔。截至2025年10月24日,根据 PE(TTM)剔除异常值(负值)后,煤炭板块平均市盈率PE为 14.82倍,位列A股全行业倒数第5位;煤炭板块市净率PB为1.38倍,位列A股全行业倒数第7位。

整体来看,供需格局的改善正推动煤炭行业步入拐点右侧,煤价上行带来的周期弹性是可期的增长驱动力,同时高分红与低估值的优势共同构成了板块的“双重安全边际”。尽管宏观环境与新能源替代的长期挑战依然存在,但在当前行业阶段性回暖的态势下,煤炭板块有望迎来价值重估行情,其配置价值愈发显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