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3 营收降幅明显收窄,业绩高增40%超预期。2025Q1-3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1 亿元,同降30%;实现归母净利润4.4 亿元,同增0.8%,业绩在同期高基数上维持高位,且大幅快于收入增速,盈利能力显著超预期。分季度看: Q1/Q2/Q3 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4/8.5/14.3 亿元,同降24%/52%/9%;实现归母净利润0.8/0.8/2.8 亿元,同比-30%/-35%/+40%,Q3 营收降幅明显收窄,预计主要因今年新签大单逐步进入施工期;单季业绩高增40%,显著改善,主要得益于:1)在手项目盈利质量较优,毛利率同增11pct;2)单季期间费用率同降2.3pct。 毛利率改善带动归母净利率显著提升。2025Q1-3 公司综合毛利率21.76%,同增8.8pct;Q3 单季毛利率同增11pct,盈利能力显著改善,主要得益于海外大单盈利性较优且收入占比持续提升。Q1-3 期间费用率3.29%,同增1.2pct( Q3 单季同降2.3pct ), 其中销售/管理/ 研发/ 财务费用率分别同增0.02/0.76/0.13/0.24pct(Q3 单季分别同比持平/+0.39/-0.12/-2.6pct),单季财务费率明显下行,预计主要因公司持有较多美元存款,Q3 汇兑收益有所增加。资产(含信用)减值损失0.4 亿元,同比多计提1 亿元(Q3 单季多计提0.8 亿元),预计主要因今年新签合同额大幅增长,在手合同资产增加,固定计提比例下减值额滚动提升。Q1-3 归母净利率14.2%,同增4.3pct(Q3 单季19.8%,同增6.9pct)。Q1-3 经营现金流净流入10.7 亿元,同比少流入2.7 亿元(Q3 单季净流入1.9 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净现比242%,盈利质量优异。 在手订单预计较为充裕,明年业绩增长有望显著提速。截至2024 年底公司披露未完工订单约30 亿元,今年4 月中标32 亿元世界先进MEP 工程项目、7月中标15.8 亿元新加坡机电工程项目,同时考虑未披露订单(参考2021-2024年均值假设为20 亿元)、扣除前三季度确收((31 亿元),估算公司当前未完合同额约67 亿元,在手订单预计较为充裕。今年受同期高基数影响((2024 年为联电大单密集施工期),营收业绩增长预计明显放缓,明年起随着在手订单逐步进入施工期,有望带动业绩增长显著提速。 AI 算力需求驱动半导体资本开支回暖,后续有望持续落地海外大单。受益AI发展驱动,全球算力需求持续高增,AI 芯片、存储、先进封装等市场加速扩容。大陆市场受益国产替代驱动,龙头资本开支预计持续扩张;东南亚依托成本优势,加速承接半导体产能转移,区域产能建设需求旺盛,洁净室作为保障半导体良品率和安全性的重要基础设施,需求有望延续增长。2025 年3 月公司成立新加坡全资子公司,进一步开拓东南亚布局,后续有望持续落地海外大单,驱动业绩维持稳健增长。 投资建议:Q3 公司业绩同比大幅增长40%,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5/9.94/12.70 亿元, 同增15.5%/35.4%/27.7%,对应EPS 分别为3.44/4.66/5.95 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12/9/7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在手订单执行进度不及预期、半导体资本开支下行、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广告】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