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二图

华创证券张瑜:十五五大势研判,“科技-转型-中美”的阶段切换

资讯 4℃ 0
华创证券张瑜:十五五大势研判,“科技-转型-中美”的阶段切换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一瑜中的

  各位投资朋友好,过去两周,最重要的事件是四中全会及十五五规划建议的发布,相关内容我们已形成专题学习心得,本次旬度我将分两部分展开汇报:一是围绕科技、中国经济转型及中美关系的联动逻辑,阐述我们对整体进入新阶段的判断;二是结合十五五规划建议等政策文件,阐述我们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理解,明确不同类型产业的政策方向。

  一、科技&转型&中美关系的联动:整体进入新阶段

  我们构建了科技突破、中国经济转型与中美关系三者的联动分析框架,核心逻辑为:科技的有效突破决定经济转型的成败,而转型进程直接影响中美关系的战略主动或被动地位,三者在阶段转换上具有同步性。从新旧经济转型的视角出发,全球经济转型存在三种路径:

  Ø1)担忧路径:旧经济转型势不可挡(从全球来看,旧经济的转型均非人力可逆转,背后是人口老龄化、产业结构转变、城镇化减速等因素),但新经济难以形成有效突破,从国际经验来看,这种情景下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Ø2)次优路径:旧经济仍在转型中尚未企稳,但新经济已实现明显突破,转型仍在推进,无非是有一些颠簸,该时期新旧经济可能存在温差;

  Ø3)最优路径:旧经济企稳,新经济加速发展,通过二次分配实现全社会福利提升。

  2018年至 2024 年期间,尽管市场曾出现两轮较大牛市,但在非牛市时期,市场始终存在中国 “旧经济转型不可逆、新经济受中美博弈卡脖子” 的担忧,对应中美关系中,中方整体处于战略防守状态。

  而近两年,中国新经济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实现有效发展,核心卡脖子技术得到显著改善,例如在半导体、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端已处于全球前列。这一变化使得市场对“担忧路径”的讨论逐渐减少,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已经站稳次优路径(旧经济转型,新经济突破)。

  对应到中美关系,我们将更加具备战略主动,包括十一期间,人民日报也发文提示,我们要动态辩证的看待中国经济转型,尤其是今年对等关税以来,中国作为唯一一个与美国反制到底、且出口持续超预期,我们认为中美关系已经进入新的阶段。所以我们立足于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未来十年中国将立足次优路径,向最优路径迈进,这与年初我们提出的 “久战不输就是赢” 观点一脉相承。

  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理解:产业的分类与政策逻辑

  结合“十五五” 规划、二十大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工信部等7部门《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对不同产业的定位及配套政策方向,已有清晰的图谱,也即,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中国现代化体系基本的框架。基于这一理解,我们可将产业划分为三类:

  (一)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优化循环

  传统产业的政策核心是,推动其提质增效、优化循环。具体措施包括持续提升能效、环保、技术等标准提升;强化劳动力社保机制落地,推动劳动力成本合理化;推进水电等公共要素价格改革,通过要素价格理顺带动资源配置优化。

  (二)新兴产业:分类施策,动态调整

  新兴产业的特征是产品形态明确、技术路线清晰,未来5-10 年有望成长为万亿级体量的支柱产业,具体分为两类:一是已形成优势的新兴产业:如光伏、新能源车,政策方向为逐步退出补贴及地方保护主义;二是尚未形成优势的新兴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不减,但支持方式将从补贴向市场化转变,通过国家及地方产业平台、引导基金、股权基金等形式提供支持,待产业发展成熟后实现股权退出。

  (三)未来产业:优化环境,激发活力

  去年7月,工信部等7部门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及了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等产业概念,未来产业的特征是商品形态不清晰、技术路线不明朗,创新路径难以预判,但又关乎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政府的政策目标是提供最优的正外部性条件,具体包括三方面:一是制度保障:以新型举国体制为支撑,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对重大技术突破可给予非常规政策;二是要素供给:超前布局重大基础设施,降低要素价格;三是人才支撑: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提及,推进人才强国战略,优化科技人才引进制度等政策。

  政府部门通过完善上述条件,为企业家提供灵活创新的环境,推动市场在高速迭代试错中涌现新的产品业态与科技力量。这一思路已有成功经验,如2012-2013 年通信要素降费,为后续互联网平台及应用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试想如果当年1M流量还在一块钱的话,那只有少数人能够刷的起抖音,更难言背后的产业体系发展。

  需要强调的是,产业分类具有动态性,例如光伏、新能源汽车在二三十年前属于未来产业,数年前为新兴产业,当前可能成为新兴优势产业,未来或转变为传统产业。但无论产业如何动态演变,根据产业生命周期阶段制定的定位及配套政策方向已明确清晰。

  综上,今天的汇报包括两部分,一是我们对科技、转型与中美关系联动的理解,当前不论是中国经济转型、中国科技进展还是中美关系,我们均已成功实现转段;二是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理解,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三类产业,有不同的定位及政策配套逻辑。

评论留言

暂时没有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