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旗手”大动作,分红188亿

“牛市旗手”大动作,分红188亿

  来源:中国基金报

  【导读】同比增近四成,券商中期分红规模显著扩大

  中国基金报记者 孙越

  近年来,监管层持续强调上市公司要增强投资者回报意识,券商作为资本市场核心服务者与参与者,积极加大中期分红力度。

  Wind数据显示,A股42家上市券商中,有28家宣布拟实施2025年中期分红,合计拟分红总额达187.97亿元。与2024年中期相比,增加了3家券商,分红总额增近40%。

  券商积极实施中期分红

  从分红力度来看,中信证券拟派现规模继续拔得头筹,合计派现42.98亿元,这也是中信证券连续第二年实施中期分红。2025年上半年,中信证券实现营业收入330.3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37.19亿元。

  国泰海通以26.27亿元的分红额度紧随其后。中国银河、华泰证券、中信建投、招商证券分别拟现金分红13.67亿元、13.54亿元、12.8亿元、10.35亿元,对应每股派息分别为0.13元、0.15元、0.17元、0.12元。

  此外,一些上市券商首次公布中期分红计划。华安证券公布2025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合计派现1.87亿元。山西证券、南京证券、国元证券、财达证券、华西证券也均为首次加入中期分红阵营。

  广发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陈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公司治理角度看,中期分红有助于约束公司过度扩张和盲目投资的冲动,促使公司更加关注主营业务的稳健发展和资本效率的提升。上市公司积极实施中期分红,可以给投资者带来更为及时的现金回报,改善持有体验,增强中小投资者的获得感和信心。

  开源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高超向记者表示,上市券商中期分红规模同比明显提升,主要受益于上半年盈利水平明显提升。同时,证券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通过中期分红积极响应回馈投资者的政策号召。

  “券商积极实施中期分红,有助于提升投资者的投资体验,吸引长期投资者,对于券商板块行情的持续性有非常积极的影响。”中邮证券非银金融行业负责人钟双营说。

  平衡好投资者回报和业务发展

  在券商积极推进中期分红的背景下,一个关键问题随之浮现:券商该如何在回馈投资者与保障自身发展资金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

  对此,高超表示,证券公司中期分红金额往往参考上半年净利润情况以及全年盈利展望,同时结合分红率和公司资金使用需求来确定。审慎确定中期分红金额,以确保对券商业务拓展、风险抵御能力的影响可控。

  “证券公司重视分红持续性有利于提升投资者回报,同时,对证券公司资金管理、业务发展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在业务发展上应遵循集约式发展导向,提升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投行等轻资本业务占比;另一方面,确定分红金额也应考量公司中长期发展对资本金的需求,平衡好投资者回报和业务发展。”他说。

  陈福认为,券商中期分红对自身的影响呈现出“短期资本消耗可控,长期价值回报显著”的特征。券商积极分红,短期内可能减少其可支配资本,对自营投资、资本中介、子公司拓展等业务带来一定约束,但整体而言影响是可控的,原因有三:

  一是当前大部分头部券商的资本实力较为雄厚,资本充足率等指标和净资本水平普遍高于监管要求,具备在分红的同时支持现有业务发展的能力,且当前券商在业务发展层面更注重提高资本使用效率、更注重轻资产业务的发展,而不是单纯的扩表。

  二是中期分红多以现金流入为基础,反映了公司当期经营成果的稳定性。对于盈利质量较高、现金流持续充裕的券商来说,分红并不会显著削弱其风险抵御能力,相反,合理的分红机制还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资本闲置。

  三是从长期看,稳定的分红政策有助于提升券商的市场定价和再融资能力,增强其在资本市场中的形象与影响力。投资者对分红稳定性和透明度的认可,为公司后续业务拓展提供间接支持。

  钟双营表示,在券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各公司应该结合自身的发展阶段、盈利水平以及下一步的业务规划等,合理安排分红比例,既满足公司的长远发展需求,又保证股东的利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