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务部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官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商务部决定自2025 年9 月13 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其中调查范围主要包括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 根据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提交的申请文件,相关美国生产商包括四家,分别是德州仪器、ADI、博通、安森美。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提交的初步证据显示,申请调查期内,原产于美国的申请调查产品的价格持续大幅下降,对华出口的倾销幅度高达300%以上,申请调查产品占中国市场份额年均高达41%。从绝对进口量来看,申请调查产品的合计进口数量呈持续大幅上升趋势,2022 年至2024 年,合计进口数量分别为11.59 亿颗、12.99 亿颗和15.90 亿颗。 此前德州仪器料号涨价,幅度超过6 月 根据国际电子商情综合报道,TI 在8 月启动新一波涨价,幅度超过6月,重点涉及工控类、车载类、以及算力相关芯片产品,覆盖LDO(低压差线性稳压器)、DC-DC(直流-直流转换器)、数字隔离、隔离驱动等品类。而且调价范围不仅涉及终端客户,还覆盖了除超级大客户外的几乎所有客户群体,且价格上调将通过代理商传导至分销渠道,甚至在途货物也面临价格上调。 TI 本轮涨价聚焦三大领域,其中在工业控制产品提价幅度较为迅猛,工业控制产品当中的超过40%的工控类芯片涨价,代表性产品如工厂自动化用16 位ADC 芯片单价从3.2 美元涨至4.1 美元(涨幅为28%左右)。 在车规级芯片方面,新能源车BMS 隔离芯片涨22%,车载娱乐电源管理IC 涨18%-25%。在消费电子和普通通信设备涨幅温和,电源管理及射频前端芯片仅涨5%-15%。 此次调价也呈现显著结构性差异:约9%的料号涨幅高达100%及以上(主要为停产料号或极低利润产品),55%的料号涨幅为15%-30%,30%的料号涨幅低于15%。信号链产品成为涨价重点,其中ADC(模数转换器)、运算放大器等核心品类部分型号涨幅超100%,远超市场预期。 我们认为模拟芯片后续交易将同时围绕海外巨头涨价背景下国产厂商的份额提升,及大国博弈背景下对美进口模拟芯片反制双重强化国产替代趋势 在此前9 月12 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将23 家中国实体列入实体清单。其中主要包括半导体领域的复旦微电子,楠菲微电子等公司。考虑到中美双方将于9 月14 日至17 日赴西班牙举行会谈。双方将讨论美单边关税措施、滥用出口管制及TikTok 等经贸问题。中国商务部以模拟芯片领域反倾销立案调查是对美国商务部BIS 对华制裁的反击。 此前TI 涨价料号范围超过6 月涨价范围和幅度使得客户无法对现有量产产品进行直接替换。但随着对美进口模拟芯片的政策风向进一步转变,未来的新项目中将进一步带来模拟芯片在国产多领域的国产替代机遇。是市场商业选择和政策背景下的双重结果。 投资建议 模拟芯片领域重点推荐:思瑞浦。其他模拟芯片相关公司包括:圣邦股份、纳芯微、艾为电子、杰华特、希荻微、必易微、南芯科技等。 风险提示 1)下游需求不及预期;2)竞争加剧;3)技术迭代不及预期;4)地缘冲突变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广告】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