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新品发布市值缩水,果链表现分化待重构

苹果:新品发布市值缩水,果链表现分化待重构
【苹果iPhone17系列发布后股价下跌,果链表现分化待估值重构】全新一代iPhone17系列发布后,苹果股价连续两日跌4.7%,市值缩水1645.76亿美元,约合1.17万亿元人民币,后两日小幅反弹。9月9日,苹果在新品发布会上推出iPhone17系列,同步更新苹果手表、AirPods等产品。iPhone17系列标准版起售价799美元不变,实现性能、能效及存储等多项升级,续航延长8小时。国行版起售价5999元,纤薄款iPhone Air售价7999元起,顶配版iPhone17 Pro Max售价17999元。预售官网挤崩,预约超300万人。iPhone17系列上市,港A股投资者反应有差异。A股果链板块提前启动多日,发布后多股涨停;港股果链板块平淡,标的分化。近两年苹果销量颓势,港股标的对苹果敏感度降低,投资逻辑生变。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2.2亿台,同比增7%,苹果出货量2.56亿部,同比降1%,但全球份额18%居首。今年上半年苹果出货量增长,份额退居第二,中国市场进入调整期,成为出货量增长变数。2024年苹果在中国出货量4290万台,同比降17%,份额降3个百分点至15%。2025年Q1出货量下滑9%,Q2反弹但仍弱于同行,受华为等竞争,多领域表现弱势。可穿戴腕带设备领域,苹果上半年中国出货量190万台,同比增16.6%,远低于华为和小米,份额仅5.7%。智能手表领域,苹果Q2出货量下滑3%,份额降至17%,被华为赶超,小米加速追赶。中国是苹果核心市场,收入占比超20%,2025财年连续两财季下滑,Q3财季仅增4%,份额降至23.07%。苹果智能硬件供应商多来自东亚,中国为核心,市场需求影响国内供应链采购预期。苹果产业链围绕智能手机零部件,iPhone系列由工业富联代工,电池由比亚迪电子代工等。近年苹果中国销量颓势,产业链借AI崛起摆脱依赖,打造新增长曲线获资本青睐。工业富联加大AI部署,围绕“2 + 2”战略布局,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业绩高增长,利润率提升。今年以来市值升幅近2倍,PB值达8倍,PE达45倍,走出独立行情,苹果市值跌7.8%。港股果链多谋求转型,高伟电子深耕精密光学模块,受益订单及AI需求,业绩亮眼。六年市值翻10多倍,PB值6.4倍,PE值22倍,有较高重塑价值。港股果链标的受益大市环境,估值表现好,部分标的翻倍,估值逻辑转向AI业务驱动。但苹果驱动逻辑仍在,中国市场出货量起量,果链将回归联动模式。苹果计划2025年生产约1亿台iPhone17系列手机,高于前代。投行看好,高盛预计带动iPhone业务收入增长5% - 7%。苹果中国市场表现虽有好转,但新品挽回份额不确定,华为、小米将推新品竞争激烈。港股果链投资逻辑生变,基于AI布局有独立行情,对苹果业绩敏感度降低。个别标的转型慢,业绩疲软估值低。苹果新品上市,或带来估值逻辑重构机会。

本文由 AI 算法生成,仅作参考,不涉投资建议,使用风险自担

(: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