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数字经济 “电子竞技指导员”为青年就业开辟“黄金赛道”

赋能数字经济 “电子竞技指导员”为青年就业开辟“黄金赛道”

过去几年,电子竞技产业成为快速增长的行业之一,同时带动着电竞行业相关职业的发展。近日,上海市电子竞技协会发布了《2024年中国电竞行业职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电竞用户人数达4.9亿,占全国总人口数的比例近35%,占中青年人数的比例更是超过了57%。近年来,尽管人口增长率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但是电竞用户人数连续多年保持着正增长。电竞用户具有消费意愿高、消费能力强等典型特征,不仅直接促进了电竞产业发展,更是成为提振消费、激活经济的动力源泉。

随着职业电竞赛事影响力逐步扩大,电竞赛事观看人次也急速增长。《2024年中国电竞行业职业发展报告》指出,2024年,英雄联盟S14决赛有超过4330万国内观众在线观看,而同时期英超单场观赛人数不及其1/4。与此同时,主播、新媒体运营等职位需求迅速增加。近三年,随着电竞生态不断完善,衍生出很多细分职位,如:电竞指导员、电竞讲师等。数据显示,2024年电竞行业全职岗位数已超过65万,其中80%的全职、实习岗位分布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为当地就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4年中国电竞行业职业发展报告》援引了电竞平台比心APP的数据:截至2024年,平台电竞指导员从业者总数已超过1000万人,其中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从业者占比超65%,仅三线及以下城市就有五百多万人,这些从业者通过线上平台创收。灵活就业与全职岗位形成互补,共同构成了电竞行业的就业新趋势。

电子竞技指导员“持证上岗”:规范化重塑职业价值

深夜的杭州,26岁的徐然在电子竞技指导指导平台的直播间里,指尖在键盘上飞速跃动,实时弹幕不断刷新着“大神求带”的留言。三年前,他还是科技公司的程序员,如今已成为月入超3万元的头部电子竞技指导员。“连接热爱,成就价值。电子竞技指导员让我实现技能变现的同时还结交了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这种成就感是传统工作给不了的。”徐然的故事,正是当下青年选择电子竞技指导为新职业的缩影。

“持证彻底改变了我的职业轨迹。”去年徐然通过了电子竞技指导员资格考试。据了解,当前,政府、行业协会及头部企业等电竞指导领域的多方参与者,正积极制定相关标准,让包括电子竞技指导服务在内的电竞生态发展有更清晰的界定,更顺利地走向高质量发展。

2022年5月,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电子竞技分会“游戏服务师”职业技能团体标准终审会在长沙举行,立足行业,制定标准,促进游戏产业规范、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同年6月,上海市电子竞技运动协会联手行业组织、市场头部企业、法律机构、培训院校等制定的《电子竞技指导员管理规范》和《电子竞技指导员服务能级评价导则》正式发布。依照管理规范及评价导则,10月,上海电竞协会启动电子竞技指导员等级考核四级测试,进一步夯实标准规范的落地和实施。评级测试分为学习、考核及认证三个环节:经过思想政治、法律常识、专业技能、行业概况等内容的在线培训学习,再进行线上等级测试,考核通过即可获得认证。11月,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电子竞技分会发布公告,表示由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电子竞技分会指导开发的电子竞技职业技能认定考试平台正式上线。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超万名从业者实现“持证上岗”。通过考核的徐然,时薪从200元跃升至600元,服务对象从普通玩家扩展至职业战队。政策的规范化重塑了电子竞技指导的职业价值:当电子竞技指导员的资格认证与传统职业并列于国家职业目录时,标志着电竞技能正式纳入现代职业技能体系。市场端的数据印证了这一转变――2024年电竞指导服务人均月消费达487元,较三年前增长215%,超六成用户认为持证从业者更值得信赖。

灵活就业3.0:兴趣变现与职业价值的双赢

电子竞技指导领域的爆发式增长,本质是数字经济与青年就业需求的深度耦合。相较外卖、快递等传统灵活就业,该职业更强调“技能付费”与“价值创造”:《2024中国电竞产业报告》指出,电竞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下游服务业的扩张为从业者提供了广阔舞台,成为青年就业的“黄金赛道”。

据了解,在电子竞技指导员从业群体中不乏“大神”人物,有不少知名电竞战队的职业电竞选手,在退役后会通过这一渠道获得新就业。据人社部发布的《新职业――电子竞技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显示,我国正在运营的电子竞技战队(含俱乐部)多达5000余家,电子竞技职业选手约10万人。同时还有大批量半职业、业余电子竞技选手活跃在各种中小规模电子竞技赛事的赛场上。但由于电竞选手的职业生涯相对短暂,每年都有不少因年龄、竞技状态等原因退役的职业选手,“电子竞技指导员是退役选手很好的再就业选择,头部的电竞指导平台会给予职业退役选手相应的扶持,他们在竞技经验在平台能得到更好地发挥。”退役职业选手李凌表示,对于部分不擅长社交,但拥有高水准游戏技术和经验的职业选手而言,成为电竞指导员是不错的就业方向。“谁不希望技术高超的职业选手能和自己一起打电竞呢?更何况还能从中得到他们的指导。”李凌表示:“电竞指导员让我能继续深耕战术分析领域,甚至比当选手时更有成就感。”

这一趋势折射出青年就业观的深层变革。北京某高校电竞专业学生刘雯认为:“我们渴望将个人兴趣与社会价值结合,而非做‘螺丝钉’。”数据显示,该领域超40%从业者来自法学、计算机、设计等跨专业背景,职业边界日益模糊。技术革新进一步拓宽行业空间:5G、云计算普及后,西安的电子竞技指导员可实时指导巴西玩家《CS2》战术走位;全国139所高校开设电竞专业,年培养人才超4万名,为行业注入持续动能。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电子竞技指导员的职业化,是落实‘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中‘支持新就业形态健康发展’要求的具体实践。”数据显示,86%的电子竞技指导相关从业者薪资达当地平均工资1-3倍,顶尖职业选手年薪突破百万。

巨大的市场需求创造着大量就业机会,而年轻人的加入使得在自身实现灵活就业之时,也一定程度上舒缓了社会就业难题。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电竞工作委员会统计,截至2024年6月,全国电子竞技指导员从业者超58万人,同比增长32%。其中“90后”“00后”占比82%,本科及以上学历者达36%,职业群体呈现年轻化、高学历化特征。北京、上海、广州等15个城市从业人员密度最高,杭州、武汉等新一线城市增速达45%。

【免责声明】【广告】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