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加密货币定义为金融产品?日本考虑制定加密新规 并实施严格监管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7日讯(编辑 周子意)日本金融厅(FSA)据悉正根据该国的《金融工具和交易法》,考虑将加密资产归类为“金融产品”。如若此举成功推进,这将是一个历史性事件。

据当地媒体报道,日本金融厅正在考虑制定相关法规,将加密货币重新定义为“需遵守内幕交易规则这种金融产品”,并降低其投资收益的税率。

该规定将适用于日本现有的105种加密货币,如比特币、以太币以及广泛的山寨币。

潜在的加密新规

若将加密资产归类为金融产品,那么交易所需要公开每种资产是否拥有清晰可辨的发行人、底层区块链的技术规格以及代币的波动性特征,和传统证券一样。而目前的加密资产从未被强制要求披露。

据报道,日本金融厅确实正考虑要求交易平台强化揭露义务,清楚说明加密货币的价格波动风险、流动性问题及其他可能影响投资判断的信息,以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并提升投资者保护。

除了要求交易平台提供风险信息外,金融厅也计划放宽金融机构的参与范围。

根据新规定,银行和保险公司将被允许通过其证券子公司向储户和保险持有人出售加密货币,使传统金融业能在合规架构下进一步与加密市场接轨,并促进市场主流化。

同时,税务改革也是此次加密法规调整的一大关键。据悉,通过加密货币交易获得的利润将按20%的税率征税,这一税率与股票交易的税率相同,而目前的税率最高可达55%。这将有助于减轻散户与投资机构的税务负担,并提升日本在区域内的加密市场竞争力。

据当地媒体报道,日本金融厅希望能在明年的常规议会会议上通过相关立法,为建立世界上最严格且清晰的加密货币监管制度之一奠定基础。

另一项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动加强加密货币监管的呼声日益高涨之际,另一项进展也值得关注:日本目前正在探讨允许银行出于投资目的获取和持有比特币及其他数字资产,尚处于早期讨论阶段。

根据现行规定,由于严格的资本和风险管理要求,银行实际上被禁止持有加密货币。但机构投资者日益增长的兴趣,以及全球监管环境的变化,促使日本金融厅重新审视这些限制。

目前,该机构在探讨,是否应允许银行集团直接注册为持牌加密货币交易所,使其能够自行提供交易、托管和其他数字资产服务。如果获得批准,这将是加密货币融入日本主流金融体系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