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巨头为抵消其人工智能(AI)驱动产生的排放,对高质量碳移除信用的需求激增,这加剧了该领域的供应短缺。专家表示,这种短缺恰恰是推动这一新兴市场投资所必需的。
过去两年,微软、谷歌等企业大量采购此类信用,使得 2024 年该类信用的价格,达到与森林保护项目挂钩的低价信用的近四倍。
碳信用领域专家指出,自 2019 年以来,科技巨头累计投入数亿美元用于 “持久性碳移除”(即能长期捕获并储存二氧化碳的技术),其中大部分资金是在过去两年投入的。市场追踪机构 CDR.fyi 的数据显示,总体而言,现货市场和长期承购协议的投入总额已达 100 亿美元。
科学家表示,要减缓全球变暖,碳移除项目至关重要。这类项目可抵消发电等仍在使用化石燃料的行业所产生的排放。
与生物炭(将生物质转化为类似木炭的物质以锁定碳)、直接空气捕获等项目挂钩的碳信用,被认为能更可靠、更长期地实现碳移除。此外,与退化土地修复相关的碳信用也具有较高价值。
随着科技企业扩建数据中心以支撑人工智能运行(这些数据中心往往依赖化石燃料),其利润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同步增长,这进一步推高了对碳信用的需求。
气候科技公司 Patch 的首席执行官布伦南・斯佩拉西表示,许多其他企业也在借助人工智能拓展业务,并将部分收益用于购买碳信用。
“业绩表现良好的企业正在大量投资,而这些企业业绩出色的原因正是人工智能。因此,是人工智能驱动利润增长,而利润又推动了投资。” 斯佩拉西在巴西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 30 次缔约方大会(COP30)期间表示。
科技巨头已承诺,最终将实现净零排放。然而,在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任内,美国已退出 2015 年签署的《巴黎气候协定》。
微软一位发言人对路透社表示:“我们通过长期承购协议释放强烈的需求信号,以开启创新、融资与部署的良性循环。通过支持大型项目,我们既能推动新增供应,也能为其他企业买家进入市场留出空间。”
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则拒绝置评。
买家不得不妥协
碳信用的供应增速已无法跟上需求增长的步伐。
Patch 公司表示,在其平台上,约三分之一的碳信用采购需求指向生物炭相关信用,但由于供应紧张,最终生物炭信用的销售量占比不足 20%。
造林相关信用的需求占比为 25%,而实际销售量占比仅为 12%。
碳登记机构 Isometric 的首席商务官卢卡斯・梅指出:“企业对高质量碳信用的需求真实存在,数据也能证明这一点。2024 年,持久性碳移除的采购量为 800 万吨,而今年截至目前已达 2500 万吨。”
“这在很大程度上无疑是由大型科技企业推动的。”
CDR.fyi 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发行的持久性碳移除信用总量不足 100 万吨,且大部分来自生物炭项目。
梅补充称,鉴于供应短缺,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寻求签订承购协议。这类协议能为项目开发商提供销售确定性,从而有助于扩大供应。
“归根结底,额外的需求将推动额外的供应。”
英国推动生物炭规模化发展
对部分企业而言,解决供应短缺的办法是自行生成碳信用。
Pure 数据中心集团(其客户包括多家大型科技企业)计划投资 2400 万英镑(约合 3160 万美元),在英国威尔特郡建设该国最大的生物炭项目,以确保自身拥有充足的碳信用供应。
该集团首席执行官道恩・蔡尔兹表示:“我们开始评估供应商时,很快意识到很难找到可靠的高质量产品。因此,我们认为保证质量的最佳方式是自主研发技术并开展生产。”
该项目将由 Pure 数据中心集团的子公司 “A Healthier Earth” 负责运营,该子公司的首席研发官阿拉斯泰尔・科利尔表示,项目将于 12 月启动,计划在 18 个月内逐步扩大规模,最终实现每年移除 9000 吨碳的目标;此外,还计划在英国再建设三个同类项目。
“过去三年,我的核心投资逻辑一直是…… 碳移除信用的需求将会(且目前已经)大幅超过供应。”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