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经纬11月20日电 (魏薇)“基金的表现不是很稳定,还是要看长期的表现;理财相对比较平稳。”在北京工作的王雨鑫(化名)对中新经纬表示,她已经投资个人养老金产品近两年时间,先后购买了理财和基金产品。
有券商研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市场共有37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在售,总规模138.16亿元,年内增幅达76.4%。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的收益如何?选购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理财作打底,希望基金多赚点”
“去年,我在同事的推荐下购买了个人养老金产品。”在北京工作的张妍(化名)对中新经纬表示,2024年4月,她在江苏银行开户开始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最初她将1.2万元全部购买了5年期定期存款产品,彼时年利率是4%。
不过,随着存款利率的下调,第二年她便不再购买存款。张妍说,今年她选择全额购买农银理财的一款理财产品,2月17日买入,截至11月18日持有收益为291.19元。
张妍提供的一张产品截图显示,其购买的这款产品为农银理财农银顺心·灵动365天固定收益类人民币理财产品(L份额)。截至11月14日,该产品的近一年年化收益率为3.43%。而江苏银行个人养老金中5年期定期存款产品的年利率为2%。
“很庆幸存款产品买在利率高点,目前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还可以,整体上是满意的。”张妍说,她不考虑购买基金,因为基金产品的风险更高,而她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主要是为了抵扣个税,其次是为了强制储蓄,给自己存钱。
王雨鑫是在2022年个人养老金刚试点时,就在招商银行开立了个人养老金账户,去年她考虑再三后开始入金,并购买了一只中邮理财的产品。今年10月,她购买了东方红颐和积极养老五年(FOF)Y基金产品。
“从投资角度,主要是希望基金可以多赚点,理财作为打底。理财产品到期后,还是会继续买。”王雨鑫透露,截至11月18日,她的理财产品持仓收益400.3元,该产品的近一年年化收益率3.99%,而基金产品的持仓收益-142.95元,持仓收益率-1.19%。
个人养老金理财收益如何?
个人养老金制度于2022年11月25日正式启动试点,至今近三年时间。2024年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从36个先行试点城市(地区)正式推开至全国。
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披露,2023年2月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正式推出,首批产品共7只。两年多来,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也不断扩容,截至目前已更新至第九批,产品数量也增加至37只。
从发行机构来看,目前发行个人养老金理财的理财机构共6家,包括工银理财、中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邮理财、建信理财和贝莱德建信理财,产品数量分别为11只、9只、7只、6只、2只和2只。在37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中,混合类理财产品有6只,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有31只,占比约84%。
招商证券今年11月发布的研报指出,2025年三季度,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季度规模加权收益率0.77%,年初以来收益2.00%,波动低、回撤小,延续平稳特征。市场共有37只在售产品,总规模138.16亿元,年内增幅达76.4%。
济安金信养老金研究中心主任闫化海今年10月在《保险理论与实践》发表的文章显示,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在37只运作的理财产品中,有26只理财产品的投资运作时间满1年。运作满1年(收益率计算区间为2024年10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3.71%,中位数为3.53%,最大值为6.29%,最小值为2.38%。
该文章还指出,从固定收益类产品和混合类产品角度看,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固定收益类产品中,运作满1年的产品有22只,平均收益率为3.56%;运作满2年的产品有16只,平均累计收益率为7.55%。混合类产品中,运作满1年的产品有4只,平均收益率为4.54%;运作满2年的产品有3只,平均累计收益率为7.31%。
据各银行App披露的数据,截至11月17日,37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率均在2%以上。在26只投资运作满1年的产品中,8只理财产品近一年年化收益率在4%以上,其中中邮理财添颐·鸿元最短持有365天1号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工银理财·智悦最短持有1800天固定收益类开放式理财产品近一年年化收益率均在5%以上,分别为5.84%、5.49%。
26只产品中,有7只理财产品近一年年化收益率低于3%,占比约27%。具体来看,包括建信理财“安鑫”(最低持有360天)按日开放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人民币理财产品、工银理财·鑫添益最短持有540天固收增强开放式理财产品、工银理财·“鑫得利”量化策略联动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2018年第4期)等。
如何选择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
个人养老金可以投资的产品包括理财产品、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国债。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金融机构已陆续推出1214款个人养老金产品,包括466款储蓄存款、37款理财产品、406款商业养老保险、305款公募基金。
为何理财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数量相对较少?闫化海对中新经纬指出,多数理财公司在2019年才成立,发展时间短,投资能力较弱,理财产品的估值方法也在持续改进中,客户风险偏好低,监管部门相对更为谨慎。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目前针对个人养老金账户投资的养老理财数量仍然偏少,明显少于公募基金,还难以完全满足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投资需求。
在董希淼看来,应进一步支持理财公司创新适配养老理财投资的新产品和专属产品,加快构建起具有不同形态、期限、风险特征的产品体系,让投资者有更丰富的选择,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多元化需求。对理财公司而言,养老市场的巨大需求和持续增长,也将带来长期稳定的资金和客户。
早在2021年8月,原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通知》,明确自当年9月15日起启动试点,初期选取工银理财、建信理财、招银理财、光大理财四家机构,分别在武汉、成都、深圳、青岛四地开展业务,后续该试点又历经多次扩容。
2025年10月3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促进养老理财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指出,自通知印发之日起,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地区扩大至全国,试点期限三年。另外,统筹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和个人养老金理财业务。理财公司同时参与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和个人养老金理财业务的,该机构新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可以自动纳入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名单。
一位理财公司人士对中新经纬表示,虽然监管层面已经发文“全面开闸”,但理财子层面处于报送发行方案阶段,得等到监管批准方案后,才能真正发行产品。
投资者应如何选择个人养老金产品?董希淼表示,总体而言,居民应从自身养老需求出发,根据自身投资理财能力、风险偏好以及可投资资金等因素,做好个人养老金账户的产品配置。养老基金和养老理财具有一定风险,但收益可能更高,居民应自行承担投资风险;特定养老储蓄受存款保险保护,国债由国家信用支撑,风险极低;养老保险应重在考察其保障水平。
“一般来说,距离退休时间比较近的居民,建议选择更稳健的产品;距离退休时间比较远的居民,可以适当选择更多的基金和理财产品。此外,还应注意相关产品对投资年龄的要求。”董希淼说。
具体到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中新经纬注意到,目前各大银行App在展示理财产品收益时,多展示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还有部分产品展示近一年年化收益率。
对此,闫化海表示,由于理财产品的成立时间不同,投资者在对比成立以来业绩时,也要有可比时间段,否则没意义,投资者可以选择同类产品的近一年、二年的业绩进行比较。
(中新经纬APP)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