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通财经APP获悉,在上周发布惊艳全球的新一代Gemini大模型后,谷歌如何满足算力需求激增的问题亦成了最新焦点。据多名知情人士透露,谷歌云AI基础设施负责人Amin Vahdat在全员大会上直言,谷歌必须“每6个月将算力容量翻倍”,未来4到5年的总体目标是实现“1000倍能力提升”。
Vahdat表示:“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方面的竞争是人工智能竞赛中最为关键且成本也最为高昂的部分。谷歌需要‘在成本、能耗以及计算能力、存储、网络连接方面实现至少 1000 倍的提升,同时保持相同的功率和能量水平’。这并非易事,但通过合作与共同设计,我们终将达成目标。”
CEO桑达尔・皮查伊在会上进一步警告称,2026年将是“极为紧张的一年”,AI竞争、云需求和算力压力将同步推高公司的投入节奏。谷歌母公司Alphabet今年已两次上调资本支出预期至910亿-930亿美元,并预告2026年将"显著增加"投资。包括微软、亚马逊和Meta在内的四大云服务商今年预计合计支出将超过3800亿美元。
据悉,在全球人工智能浪潮与国内算力基建加速部署的双轮驱动下,2025年国内算力产业链上市公司迎来高光时刻。从细分产业链看,服务器、PCB及光模块等AI算力基础设施公司业绩亮眼。工业富联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24.87亿元,同比增长48.52%;中际旭创盈利水平位列第二,但业绩增速更为亮眼,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71.32亿元,同比增长90.05%。寒武纪、生益电子、胜宏科技等公司均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倍增。其中,寒武纪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46.07亿元,同比大增2386.38%;归母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的亏损7.24亿元,转为盈利16.05亿元。
AI算力硬件基础设施需求持续旺盛,25Q3北美四大云厂商谷歌、微软、Meta、亚马逊资本支出合计964亿美元,同比增长67%,环比增长9%;国内互联网厂商的资本开支呈现分化态势:阿里计划三年内投资超3800亿元用于AI和云基础设施,其2025财年资本开支已达860亿元,腾讯在今年三季度资本开支同比下降24%。
开源证券认为,2026年,随着英伟达GB300NVL72、Rubin和RubinCPX系列机柜逐步出货、谷歌及Meta等Asic巨头最新算力芯片出货量的提升,以及国产算力芯片的规模出货、国产超节点的逐步起量,液冷渗透率或大幅提升;在国家政策和国内巨头的共同推动下,2026年国产AI算力产业链有望蓬勃发展,建议重视国产算力芯片、计算设备、网络设备、AIDC、云平台等五大细分方向。
相关概念股:
阿里巴巴-SW(09988): 2025年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发布的磐久128超节点AI服务器,单柜支持128个AI计算芯片,密度达业界顶峰。 通过自研CIPU 2.0芯片和高性能网卡,该服务器在同等算力下推理性能提升50%,支持10万卡集群互联。
百度集团-SW(09888):百度发布两款全新AI芯片昆仑芯M100和昆仑芯M300,以及两款全新超节点百度天池256超节点与百度天池512超节点,并公布昆仑芯未来五年路线图。
商汤-W(00020):10月末,里昂发布研报称,商汤与寒武纪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举将有助于其通过国产芯片扩展人工智能运算能力。
中兴通讯(00763):公司重视在人工智能领域布局与投入,凭借领先的软硬件数智基座能力,提供端到端的智算解决方案,包括智算基础设施、AI软件平台、大模型及应用,满足不同场景需求,助力企业数智化转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