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途2025Q3财报解读: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盈利曙光已现

  11月26日,高途集团(NYSE: GOTU)发布2025财年Q3财报。在收入同比增长30.7%的同时,经调整净亏损同比大幅收窄近七成——这一组看似矛盾的数据背后,实则揭示了高途战略转型的深层逻辑:从过去追求用户规模与营收增长的“粗放模式”,全面转向以效率、质量和可持续性为核心的“高质量增长”新范式。

  一、收入增长稳健,结构更健康

  本季度高途实现收入15.8亿元,同比增长30.7%;前九个月累计收入44.6亿元,同比增长41%。值得注意的是,现金收入(即实际收到的现金)为11.9亿元,同比增长11.2%,虽增速低于总收入,但结合递延收入达17.7亿元(同比增长23.2%)来看,说明公司销售转化能力强劲,大量课程已售出但尚未确认为收入,为未来几个季度提供了坚实的收入可见性。

  这种“收入+递延双增长”的组合,反映出高途的产品与服务正获得市场持续认可,客户预付意愿增强,品牌信任度提升。

  二、亏损大幅收窄,盈利路径清晰

  最值得关注的指标是盈利能力的显著改善:

  经调整经营亏损同比收窄64.6%;

  经调整净亏损同比收窄69.9%;

  经调整净亏损率同比优化29.1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高途不仅在“赚钱”,更在“高效地赚钱”。CFO沈楠提到,经营费用占收入比例下降27.6个百分点,获客效率提升12.8%,经营性现金流流出减少超5400万元——这些数据共同指向一个结论:高途的单位经济模型(Unit Economics)正在趋于健康。

  过去几年,教育行业因政策调整和市场波动普遍承压,而高途通过聚焦核心业务、优化师资结构、强化AI赋能教学与运营,成功实现了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的双重突破。

  三、AI与“好老师”双轮驱动,构建长期壁垒

  CEO陈向东在财报中多次强调“AI全流程落地”与“好老师供应链”。这并非空泛口号,而是具体体现在产品交付与服务体验中:AI用于智能排课、学情诊断、个性化推荐,而“好老师”体系则确保教学质量底线与口碑积累。两者结合,既保障规模化复制能力,又维持个性化体验,形成难以被简单模仿的竞争优势。

  这种“技术+人才”的双引擎模式,正是高途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四、真金白银回馈股东,彰显信心

  高途不仅提前完成8000万美元回购计划,还迅速启动新一轮1亿美元回购。截至11月25日,已累计回购2752万ADS,耗资近6.2亿元。在当前中概股估值普遍承压的背景下,此举释放出强烈信号:管理层对公司内在价值高度认可,并愿意用真金白银与股东利益深度绑定。

  同时,公司账上现金及等价物超30.4亿元,在完成大额回购后仍保持增长,财务安全垫充足,为后续技术研发、课程创新和潜在战略拓展预留空间。

  五、展望:增长确定性增强,拐点或将到来

  公司预计2025年Q4收入将在16.28亿至16.48亿元之间,同比增长17.2%-18.7%。虽然增速较Q3有所放缓,但考虑到季节性因素及基数效应,这一指引仍属稳健。更重要的是,随着亏损持续收窄、现金流改善、递延收入支撑未来收入,高途距离单季度盈亏平衡甚至盈利已不再遥远。

  高途的这份财报,不仅是财务数据的改善,更是一次战略定力的验证。在“双减”之后的教育新生态中,真正能活下来并发展壮大的企业,必须具备产品力、运营效率、技术能力和对教育本质的敬畏。高途正用行动证明:教育科技的未来,属于那些既能拥抱技术,又坚守育人初心的长期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