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贤二:以光为笔、以心为界

专题:2025第二十三届远见高峰会
由《远见》杂志主办的“2025第二十三届远见高峰会”与2025年11月5日-6日在台北市举行。
本届的君子艺术家奖获奖人江贤二,不仅是一位艺术家,更是一位君子;他的创作不为名利,而为心灵的淨化;他的人生不求喧哗,而追求真诚的回响。他今天亲临现场领奖,由远见.天下文化事业群创办人高希均教授担任赠奖贵宾,现场掌声久久不歇。
江贤二:以光为笔、以心为界
赠奖仪式后,江贤二参与‘华人风范之美’的座谈,由天下文化特约主笔吴锦勳主持,共同探讨艺术在时代的洪流中发光发热,以君子之风走向美与善。
吴锦勳幽默地开场,先提到江贤二数十年如一日的格子衬衫打扮:‘今天台上这位倒数第二年轻的艺术家,依然是最潇洒的一位──不穿西装,仍然光明磊落、洒脱自如。’
走过巴黎的学院、纽约的画廊、台北的城市喧嚣,江贤二最后选择在台东定居,与山海为邻,与光影为友。他以半世纪的创作经验,走出属于台湾的抽象艺术语彙,也在80馀岁的年纪,仍以谦逊与赤子之心,持续与天地对话。
吴锦勳首先问江贤二:‘艺术对您的人生意味著什麽?’
‘我的艺术来自我的人生。’江贤二说。他的画布裡藏著情感的流动——喜怒哀乐、土地与人民,甚至世界局势的变化,都牵动他笔下的色彩与线条。对他而言,创作不是远离现实的庇护,而是一种面对现实的方式。‘灵感没有来源的限制,就像我刚看到一条灰色胶带,也能想出作品的画面。人生就是灵感本身。’
吴锦勳补充:‘江老师其实是ESG的先行者。几十年前,就把废弃木材、纸张分门别类地保留下来,如今都成为创作素材。这份对环境的珍惜与再生意识,正是艺术家的良心。’
他接著问起台东的‘江贤二艺术园区’,期待它带给台湾什麽样的衝击和影响?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这裡找到生命的希望。’江贤二同时也感念,这十几年来,靠严长寿总裁与许多企业、收藏家的帮忙,才有今天的样貌。他希望来参观园区的人,在这一、两个钟头内,除了欣赏艺术,也能在这裡与天地、自然,以及和自己对话。
台东的天空很蓝,环境乾淨而纯粹,江贤二笑说:‘我最新的一件作品上写著──“天空很蓝,明天会比今天更美好”,这是我给每位来访者的祝福。’
创作信念:黑暗中守住慈悲,动盪裡寻回人性
吴锦勳最后问江贤二,是否知道‘君子艺术家’的涵义?他随即解释:‘君子不器,就是不受限于框架。’并向现场的来宾盛讚江贤二,正是用一生实践这样的典范,他不只画油画,还跨足装置艺术、建筑与园区创作,不断突破自我,‘以艺术之名,行君子之道。’
‘全世界最重要的事件都会影响我。艺术不是逃避,而是反应。’江贤二说,他在9月下旬花莲马太鞍溪水灾后,完成一件近五公尺高的大型画作,‘整片黑的大地,只留下一点微光。’他自述,那道微光,象徵他对世界的信念——即使面对灾难,人仍要怀抱慈悲。
‘我要强调的是慈悲(Compassion)、忏悔(Confession)与和平(Peace)。’他提到这三个字时,语气坚定。
回到江贤二长年创作与人生的轴线。从921地震、纽约911,到花莲马太鞍溪水灾,江贤二的画笔,始终指向灾后重生的人文风景。
吴锦勳最后总结,从江贤二老师身上,可以看到我们在作为艺术家前,要先做一个内心良善的人,这是一种谦卑而坚定的信念:在创作之前,先面对人的善恶与道德、爱与美。而现场也报以热烈的掌声。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留言
暂时没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