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小米与格力:空调市场的“攻防交锋”与舆论“口水仗”

摘要:11月7日,王自如的直播引发了外界对于小米和格力竞争话题的关注。当时有网友在直播中表示非常看好小米,认为单单在电器领域小米就能把格力“干掉”。(下文主要数据或观点引用自:AI助手)
在商业竞争的舞台上,企业之间的交锋向来备受瞩目。11月7日,王自如的直播引发了外界对于小米和格力竞争话题的关注。当时有网友在直播中表示非常看好小米,认为单单在电器领域小米就能把格力“干掉”。
王自如则回应称“那你也小瞧格力了,你们要想聊小米和格力的竞争,我也可以讲一讲,尽可能合理的讲一讲”,之后便结束了直播。这一简短互动,却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层层涟漪,让人不禁回溯起小米与格力之间那场激烈且持续的“口水仗”。
今年6月6日,王自如宣布将在AI赛道重新创业,这一消息在行业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首次直播中,他回答了很多网友的疑问,其中就包括对他在格力工作经历的澄清。他否认自己在格力得罪了很多人然后被开除,强调自己跟同事关系私交都很好。这一表态,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外界关于他在格力工作期间的一些不实猜测,也为后续他与小米、格力相关话题的讨论埋下了伏笔。
今年8月,格力与小米之间的“隔空交锋”再次升级。这已是双方短期内第二次交锋,背后实则是两家企业在空调市场争夺中的又一次激烈碰撞。此次风波的起因要追溯到8月26日,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回应了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6月转发的一条拆机微博。
朱磊称微博中对比“小米中央空调”和“格力中央空调”主板结构图“是一张拉踩明显且经恶意处理的图片”,该图片被广泛传播后,刻意引导了“格力做工粗糙”的印象。这种对格力产品的不实抹黑,无疑触碰到了格力的底线,从而引发了这场激烈的舆论纷争。
朱磊在回应中,不仅指出了图片的问题,还以格力2021年产品与小米2025年新品进行对比。他指出,格力四年前的产品在核心技术和生产工艺等方面,仍以“代际级差距”领先于小米2025年的新品。这一对比,无疑是在向外界表明格力在空调技术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强大实力,强调格力多年来在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上的沉淀并非小米短期内能够超越的。
8月27日,小米方面王化晒出三张网友质疑朱磊的截图,并以诗回应:“三年新物当旧骸,数据罗盘任调改。刻舟求剑十五载,自家产品认不来。不争朝夕争口水,故步自封倒头栽。莫问前程有何路,快步《走进新时代》!”这首诗充满了讽刺意味,暗示格力在面对小米的竞争时,没有正确认识自身产品,还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不思进取。
随后,朱磊在微博中再次回应。他表示自己发文的初衷很简单,“技术比较没问题,但请摆到明面上来,不要阴阳怪气,不要靠转发带节奏。用小米新品去对比格力已淘汰的老架构,这样的比较是不合理的”。针对王化以诗回应,朱磊则直言“一个人为什么出发,决定了他能走多远。制造业讲究实实在在,核心科技靠打油诗是打不出来的”。
此外,在解释“为啥要盯着小米卢伟冰一条转发不放”时,朱磊称格力的性格更像一个“工科男”,埋头实验室和生产线,在舆论场上确实常常显得慢半拍,但“真相虽然迟到,但不会不到”。他还暗讽卢伟冰“一些人很喜欢用转发来表达观点。传媒行业的专家告诉我,这是一个精巧的套路,既能表达观点,让谬种流传,一旦被质疑,又便于撇清关系”,并呼吁“让我们一起努力,让行业里少一些虚假的转发,多一分踏实与清朗”。
小米与格力之间的这场“口水仗”,表面上看是双方在舆论场上的激烈交锋,但背后反映的是空调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小米作为新兴的科技企业,凭借其在互联网领域的优势和强大的营销能力,迅速在空调市场崭露头角,给传统家电巨头格力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而格力作为空调行业的老牌劲旅,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自然不会轻易让出市场份额。
在这场竞争中,双方都试图通过舆论来塑造自身形象,引导消费者认知。然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产品的品质和性能才是关键。无论是小米还是格力,都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上,用实实在在的产品说话。同时,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应该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避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和恶意抹黑。
这场小米与格力的“口水仗”虽然吸引了众多眼球,但也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应该保持理性和冷静,以技术和服务为核心竞争力,共同推动空调行业的健康发展。
评论留言
暂时没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