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人民网(603000)李世奇摄
北京城市副中心西北,一座形如古代礼器“玉璋”的博物馆建筑,从古迹墟土之上悄然生长出来。今年6月,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成为北京首个以“馆园一体”形式运行的考古遗址公园,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增添文化新名片。
2016年,在配合城市副中心建设过程中,一座汉代县级城址在考古队的发掘过程中渐渐揭开神秘面纱,并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而这座位于通州区的路县故城遗址,也成为目前所知通州地区最早且唯一的秦汉时期城池,将通州的建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记者了解到,遗址公园由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和南北两个园区组成,以“无界公园”“遗址上的汉风园林”的创新理念,采用覆土方式保护地下遗存,设置15处景观节点,博物馆展出289件(套)路县故城遗址出土的文物,构成集文物保护、生态涵养、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城市新空间。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以“先保护后发掘、边考古边展示”的“公众考古”理念规划建设。公园总体保护范围共113公顷,根据文物发掘情况和近十年考古计划,分三期建设,此次开放的是一期遗址公园城墙遗址外围区域和二期城墙遗址范围以内,即原有古城内的范围,面积约68公顷。
遗址公园以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勘探和考古发掘资料为依据,在遗址上整体覆土1米保护故城遗址并复原汉代路县故城城内格局。沿城墙遗址,覆土3-3.5米,形成保护性土山以显示古城轮廓。在城外,通过地形形成场地绿岛,局部增加覆土土层厚度,增加乔木绿化的面积,形成绿色生态的遗址公园氛围。在城内结合考古勘探,再现汉代路县路网系统,利用生态种植再现古城格局。
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位于遗址公园南侧,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遵循围绕遗址、聚焦两汉、传承文脉、古今同辉的理念,设置陈列展厅、遗址展厅和临时展厅,展示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出土文物289件(组),囊括玉石器、陶器、石刻砖瓦、陶器等文物展品种类,完整展现遗址从战国至明清没有断层的历史。
其中,在遗址展厅,观众可以直观考古现场,看到汉代的水井和陶窑,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了解汉代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并为以后持续开展考古发掘预留了空间,使遗址展厅成为观众可参与的动态展示空间。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人民网 李世奇摄
北京城市副中心西北,一座形如古代礼器“玉璋”的博物馆建筑,从古迹墟土之上悄然生长出来。今年6月,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成为北京首个以“馆园一体”形式运行的考古遗址公园,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增添文化新名片。
2016年,在配合城市副中心建设过程中,一座汉代县级城址在考古队的发掘过程中渐渐揭开神秘面纱,并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而这座位于通州区的路县故城遗址,也成为目前所知通州地区最早且唯一的秦汉时期城池,将通州的建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记者了解到,遗址公园由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和南北两个园区组成,以“无界公园”“遗址上的汉风园林”的创新理念,采用覆土方式保护地下遗存,设置15处景观节点,博物馆展出289件(套)路县故城遗址出土的文物,构成集文物保护、生态涵养、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城市新空间。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以“先保护后发掘、边考古边展示”的“公众考古”理念规划建设。公园总体保护范围共113公顷,根据文物发掘情况和近十年考古计划,分三期建设,此次开放的是一期遗址公园城墙遗址外围区域和二期城墙遗址范围以内,即原有古城内的范围,面积约68公顷。
遗址公园以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勘探和考古发掘资料为依据,在遗址上整体覆土1米保护故城遗址并复原汉代路县故城城内格局。沿城墙遗址,覆土3-3.5米,形成保护性土山以显示古城轮廓。在城外,通过地形形成场地绿岛,局部增加覆土土层厚度,增加乔木绿化的面积,形成绿色生态的遗址公园氛围。在城内结合考古勘探,再现汉代路县路网系统,利用生态种植再现古城格局。
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位于遗址公园南侧,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遵循围绕遗址、聚焦两汉、传承文脉、古今同辉的理念,设置陈列展厅、遗址展厅和临时展厅,展示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出土文物289件(组),囊括玉石器、陶器、石刻砖瓦、陶器等文物展品种类,完整展现遗址从战国至明清没有断层的历史。
其中,在遗址展厅,观众可以直观考古现场,看到汉代的水井和陶窑,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了解汉代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并为以后持续开展考古发掘预留了空间,使遗址展厅成为观众可参与的动态展示空间。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人民网 李世奇摄
北京城市副中心西北,一座形如古代礼器“玉璋”的博物馆建筑,从古迹墟土之上悄然生长出来。今年6月,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成为北京首个以“馆园一体”形式运行的考古遗址公园,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增添文化新名片。
2016年,在配合城市副中心建设过程中,一座汉代县级城址在考古队的发掘过程中渐渐揭开神秘面纱,并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而这座位于通州区的路县故城遗址,也成为目前所知通州地区最早且唯一的秦汉时期城池,将通州的建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记者了解到,遗址公园由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和南北两个园区组成,以“无界公园”“遗址上的汉风园林”的创新理念,采用覆土方式保护地下遗存,设置15处景观节点,博物馆展出289件(套)路县故城遗址出土的文物,构成集文物保护、生态涵养、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城市新空间。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以“先保护后发掘、边考古边展示”的“公众考古”理念规划建设。公园总体保护范围共113公顷,根据文物发掘情况和近十年考古计划,分三期建设,此次开放的是一期遗址公园城墙遗址外围区域和二期城墙遗址范围以内,即原有古城内的范围,面积约68公顷。
遗址公园以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勘探和考古发掘资料为依据,在遗址上整体覆土1米保护故城遗址并复原汉代路县故城城内格局。沿城墙遗址,覆土3-3.5米,形成保护性土山以显示古城轮廓。在城外,通过地形形成场地绿岛,局部增加覆土土层厚度,增加乔木绿化的面积,形成绿色生态的遗址公园氛围。在城内结合考古勘探,再现汉代路县路网系统,利用生态种植再现古城格局。
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位于遗址公园南侧,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遵循围绕遗址、聚焦两汉、传承文脉、古今同辉的理念,设置陈列展厅、遗址展厅和临时展厅,展示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出土文物289件(组),囊括玉石器、陶器、石刻砖瓦、陶器等文物展品种类,完整展现遗址从战国至明清没有断层的历史。
其中,在遗址展厅,观众可以直观考古现场,看到汉代的水井和陶窑,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了解汉代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并为以后持续开展考古发掘预留了空间,使遗址展厅成为观众可参与的动态展示空间。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人民网 李世奇摄
北京城市副中心西北,一座形如古代礼器“玉璋”的博物馆建筑,从古迹墟土之上悄然生长出来。今年6月,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成为北京首个以“馆园一体”形式运行的考古遗址公园,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增添文化新名片。
2016年,在配合城市副中心建设过程中,一座汉代县级城址在考古队的发掘过程中渐渐揭开神秘面纱,并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而这座位于通州区的路县故城遗址,也成为目前所知通州地区最早且唯一的秦汉时期城池,将通州的建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记者了解到,遗址公园由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和南北两个园区组成,以“无界公园”“遗址上的汉风园林”的创新理念,采用覆土方式保护地下遗存,设置15处景观节点,博物馆展出289件(套)路县故城遗址出土的文物,构成集文物保护、生态涵养、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城市新空间。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以“先保护后发掘、边考古边展示”的“公众考古”理念规划建设。公园总体保护范围共113公顷,根据文物发掘情况和近十年考古计划,分三期建设,此次开放的是一期遗址公园城墙遗址外围区域和二期城墙遗址范围以内,即原有古城内的范围,面积约68公顷。
遗址公园以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勘探和考古发掘资料为依据,在遗址上整体覆土1米保护故城遗址并复原汉代路县故城城内格局。沿城墙遗址,覆土3-3.5米,形成保护性土山以显示古城轮廓。在城外,通过地形形成场地绿岛,局部增加覆土土层厚度,增加乔木绿化的面积,形成绿色生态的遗址公园氛围。在城内结合考古勘探,再现汉代路县路网系统,利用生态种植再现古城格局。
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位于遗址公园南侧,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遵循围绕遗址、聚焦两汉、传承文脉、古今同辉的理念,设置陈列展厅、遗址展厅和临时展厅,展示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出土文物289件(组),囊括玉石器、陶器、石刻砖瓦、陶器等文物展品种类,完整展现遗址从战国至明清没有断层的历史。
其中,在遗址展厅,观众可以直观考古现场,看到汉代的水井和陶窑,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了解汉代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并为以后持续开展考古发掘预留了空间,使遗址展厅成为观众可参与的动态展示空间。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人民网 李世奇摄
北京城市副中心西北,一座形如古代礼器“玉璋”的博物馆建筑,从古迹墟土之上悄然生长出来。今年6月,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成为北京首个以“馆园一体”形式运行的考古遗址公园,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增添文化新名片。
2016年,在配合城市副中心建设过程中,一座汉代县级城址在考古队的发掘过程中渐渐揭开神秘面纱,并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而这座位于通州区的路县故城遗址,也成为目前所知通州地区最早且唯一的秦汉时期城池,将通州的建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记者了解到,遗址公园由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和南北两个园区组成,以“无界公园”“遗址上的汉风园林”的创新理念,采用覆土方式保护地下遗存,设置15处景观节点,博物馆展出289件(套)路县故城遗址出土的文物,构成集文物保护、生态涵养、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城市新空间。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以“先保护后发掘、边考古边展示”的“公众考古”理念规划建设。公园总体保护范围共113公顷,根据文物发掘情况和近十年考古计划,分三期建设,此次开放的是一期遗址公园城墙遗址外围区域和二期城墙遗址范围以内,即原有古城内的范围,面积约68公顷。
遗址公园以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勘探和考古发掘资料为依据,在遗址上整体覆土1米保护故城遗址并复原汉代路县故城城内格局。沿城墙遗址,覆土3-3.5米,形成保护性土山以显示古城轮廓。在城外,通过地形形成场地绿岛,局部增加覆土土层厚度,增加乔木绿化的面积,形成绿色生态的遗址公园氛围。在城内结合考古勘探,再现汉代路县路网系统,利用生态种植再现古城格局。
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位于遗址公园南侧,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遵循围绕遗址、聚焦两汉、传承文脉、古今同辉的理念,设置陈列展厅、遗址展厅和临时展厅,展示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出土文物289件(组),囊括玉石器、陶器、石刻砖瓦、陶器等文物展品种类,完整展现遗址从战国至明清没有断层的历史。
其中,在遗址展厅,观众可以直观考古现场,看到汉代的水井和陶窑,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了解汉代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并为以后持续开展考古发掘预留了空间,使遗址展厅成为观众可参与的动态展示空间。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人民网 李世奇摄
北京城市副中心西北,一座形如古代礼器“玉璋”的博物馆建筑,从古迹墟土之上悄然生长出来。今年6月,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成为北京首个以“馆园一体”形式运行的考古遗址公园,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增添文化新名片。
2016年,在配合城市副中心建设过程中,一座汉代县级城址在考古队的发掘过程中渐渐揭开神秘面纱,并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而这座位于通州区的路县故城遗址,也成为目前所知通州地区最早且唯一的秦汉时期城池,将通州的建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记者了解到,遗址公园由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和南北两个园区组成,以“无界公园”“遗址上的汉风园林”的创新理念,采用覆土方式保护地下遗存,设置15处景观节点,博物馆展出289件(套)路县故城遗址出土的文物,构成集文物保护、生态涵养、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城市新空间。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以“先保护后发掘、边考古边展示”的“公众考古”理念规划建设。公园总体保护范围共113公顷,根据文物发掘情况和近十年考古计划,分三期建设,此次开放的是一期遗址公园城墙遗址外围区域和二期城墙遗址范围以内,即原有古城内的范围,面积约68公顷。
遗址公园以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勘探和考古发掘资料为依据,在遗址上整体覆土1米保护故城遗址并复原汉代路县故城城内格局。沿城墙遗址,覆土3-3.5米,形成保护性土山以显示古城轮廓。在城外,通过地形形成场地绿岛,局部增加覆土土层厚度,增加乔木绿化的面积,形成绿色生态的遗址公园氛围。在城内结合考古勘探,再现汉代路县路网系统,利用生态种植再现古城格局。
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位于遗址公园南侧,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遵循围绕遗址、聚焦两汉、传承文脉、古今同辉的理念,设置陈列展厅、遗址展厅和临时展厅,展示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出土文物289件(组),囊括玉石器、陶器、石刻砖瓦、陶器等文物展品种类,完整展现遗址从战国至明清没有断层的历史。
其中,在遗址展厅,观众可以直观考古现场,看到汉代的水井和陶窑,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了解汉代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并为以后持续开展考古发掘预留了空间,使遗址展厅成为观众可参与的动态展示空间。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人民网 李世奇摄
北京城市副中心西北,一座形如古代礼器“玉璋”的博物馆建筑,从古迹墟土之上悄然生长出来。今年6月,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成为北京首个以“馆园一体”形式运行的考古遗址公园,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增添文化新名片。
2016年,在配合城市副中心建设过程中,一座汉代县级城址在考古队的发掘过程中渐渐揭开神秘面纱,并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而这座位于通州区的路县故城遗址,也成为目前所知通州地区最早且唯一的秦汉时期城池,将通州的建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记者了解到,遗址公园由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和南北两个园区组成,以“无界公园”“遗址上的汉风园林”的创新理念,采用覆土方式保护地下遗存,设置15处景观节点,博物馆展出289件(套)路县故城遗址出土的文物,构成集文物保护、生态涵养、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城市新空间。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以“先保护后发掘、边考古边展示”的“公众考古”理念规划建设。公园总体保护范围共113公顷,根据文物发掘情况和近十年考古计划,分三期建设,此次开放的是一期遗址公园城墙遗址外围区域和二期城墙遗址范围以内,即原有古城内的范围,面积约68公顷。
遗址公园以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勘探和考古发掘资料为依据,在遗址上整体覆土1米保护故城遗址并复原汉代路县故城城内格局。沿城墙遗址,覆土3-3.5米,形成保护性土山以显示古城轮廓。在城外,通过地形形成场地绿岛,局部增加覆土土层厚度,增加乔木绿化的面积,形成绿色生态的遗址公园氛围。在城内结合考古勘探,再现汉代路县路网系统,利用生态种植再现古城格局。
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位于遗址公园南侧,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遵循围绕遗址、聚焦两汉、传承文脉、古今同辉的理念,设置陈列展厅、遗址展厅和临时展厅,展示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出土文物289件(组),囊括玉石器、陶器、石刻砖瓦、陶器等文物展品种类,完整展现遗址从战国至明清没有断层的历史。
其中,在遗址展厅,观众可以直观考古现场,看到汉代的水井和陶窑,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了解汉代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并为以后持续开展考古发掘预留了空间,使遗址展厅成为观众可参与的动态展示空间。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人民网 李世奇摄
北京城市副中心西北,一座形如古代礼器“玉璋”的博物馆建筑,从古迹墟土之上悄然生长出来。今年6月,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成为北京首个以“馆园一体”形式运行的考古遗址公园,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增添文化新名片。
2016年,在配合城市副中心建设过程中,一座汉代县级城址在考古队的发掘过程中渐渐揭开神秘面纱,并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而这座位于通州区的路县故城遗址,也成为目前所知通州地区最早且唯一的秦汉时期城池,将通州的建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记者了解到,遗址公园由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和南北两个园区组成,以“无界公园”“遗址上的汉风园林”的创新理念,采用覆土方式保护地下遗存,设置15处景观节点,博物馆展出289件(套)路县故城遗址出土的文物,构成集文物保护、生态涵养、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城市新空间。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以“先保护后发掘、边考古边展示”的“公众考古”理念规划建设。公园总体保护范围共113公顷,根据文物发掘情况和近十年考古计划,分三期建设,此次开放的是一期遗址公园城墙遗址外围区域和二期城墙遗址范围以内,即原有古城内的范围,面积约68公顷。
遗址公园以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勘探和考古发掘资料为依据,在遗址上整体覆土1米保护故城遗址并复原汉代路县故城城内格局。沿城墙遗址,覆土3-3.5米,形成保护性土山以显示古城轮廓。在城外,通过地形形成场地绿岛,局部增加覆土土层厚度,增加乔木绿化的面积,形成绿色生态的遗址公园氛围。在城内结合考古勘探,再现汉代路县路网系统,利用生态种植再现古城格局。
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位于遗址公园南侧,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遵循围绕遗址、聚焦两汉、传承文脉、古今同辉的理念,设置陈列展厅、遗址展厅和临时展厅,展示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出土文物289件(组),囊括玉石器、陶器、石刻砖瓦、陶器等文物展品种类,完整展现遗址从战国至明清没有断层的历史。
其中,在遗址展厅,观众可以直观考古现场,看到汉代的水井和陶窑,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了解汉代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并为以后持续开展考古发掘预留了空间,使遗址展厅成为观众可参与的动态展示空间。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人民网 李世奇摄
北京城市副中心西北,一座形如古代礼器“玉璋”的博物馆建筑,从古迹墟土之上悄然生长出来。今年6月,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成为北京首个以“馆园一体”形式运行的考古遗址公园,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增添文化新名片。
2016年,在配合城市副中心建设过程中,一座汉代县级城址在考古队的发掘过程中渐渐揭开神秘面纱,并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而这座位于通州区的路县故城遗址,也成为目前所知通州地区最早且唯一的秦汉时期城池,将通州的建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记者了解到,遗址公园由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和南北两个园区组成,以“无界公园”“遗址上的汉风园林”的创新理念,采用覆土方式保护地下遗存,设置15处景观节点,博物馆展出289件(套)路县故城遗址出土的文物,构成集文物保护、生态涵养、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城市新空间。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以“先保护后发掘、边考古边展示”的“公众考古”理念规划建设。公园总体保护范围共113公顷,根据文物发掘情况和近十年考古计划,分三期建设,此次开放的是一期遗址公园城墙遗址外围区域和二期城墙遗址范围以内,即原有古城内的范围,面积约68公顷。
遗址公园以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勘探和考古发掘资料为依据,在遗址上整体覆土1米保护故城遗址并复原汉代路县故城城内格局。沿城墙遗址,覆土3-3.5米,形成保护性土山以显示古城轮廓。在城外,通过地形形成场地绿岛,局部增加覆土土层厚度,增加乔木绿化的面积,形成绿色生态的遗址公园氛围。在城内结合考古勘探,再现汉代路县路网系统,利用生态种植再现古城格局。
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位于遗址公园南侧,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遵循围绕遗址、聚焦两汉、传承文脉、古今同辉的理念,设置陈列展厅、遗址展厅和临时展厅,展示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出土文物289件(组),囊括玉石器、陶器、石刻砖瓦、陶器等文物展品种类,完整展现遗址从战国至明清没有断层的历史。
其中,在遗址展厅,观众可以直观考古现场,看到汉代的水井和陶窑,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了解汉代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并为以后持续开展考古发掘预留了空间,使遗址展厅成为观众可参与的动态展示空间。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人民网 李世奇摄
北京城市副中心西北,一座形如古代礼器“玉璋”的博物馆建筑,从古迹墟土之上悄然生长出来。今年6月,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成为北京首个以“馆园一体”形式运行的考古遗址公园,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增添文化新名片。
2016年,在配合城市副中心建设过程中,一座汉代县级城址在考古队的发掘过程中渐渐揭开神秘面纱,并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而这座位于通州区的路县故城遗址,也成为目前所知通州地区最早且唯一的秦汉时期城池,将通州的建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记者了解到,遗址公园由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和南北两个园区组成,以“无界公园”“遗址上的汉风园林”的创新理念,采用覆土方式保护地下遗存,设置15处景观节点,博物馆展出289件(套)路县故城遗址出土的文物,构成集文物保护、生态涵养、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城市新空间。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以“先保护后发掘、边考古边展示”的“公众考古”理念规划建设。公园总体保护范围共113公顷,根据文物发掘情况和近十年考古计划,分三期建设,此次开放的是一期遗址公园城墙遗址外围区域和二期城墙遗址范围以内,即原有古城内的范围,面积约68公顷。
遗址公园以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勘探和考古发掘资料为依据,在遗址上整体覆土1米保护故城遗址并复原汉代路县故城城内格局。沿城墙遗址,覆土3-3.5米,形成保护性土山以显示古城轮廓。在城外,通过地形形成场地绿岛,局部增加覆土土层厚度,增加乔木绿化的面积,形成绿色生态的遗址公园氛围。在城内结合考古勘探,再现汉代路县路网系统,利用生态种植再现古城格局。
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位于遗址公园南侧,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遵循围绕遗址、聚焦两汉、传承文脉、古今同辉的理念,设置陈列展厅、遗址展厅和临时展厅,展示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出土文物289件(组),囊括玉石器、陶器、石刻砖瓦、陶器等文物展品种类,完整展现遗址从战国至明清没有断层的历史。
其中,在遗址展厅,观众可以直观考古现场,看到汉代的水井和陶窑,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了解汉代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并为以后持续开展考古发掘预留了空间,使遗址展厅成为观众可参与的动态展示空间。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人民网 李世奇摄
北京城市副中心西北,一座形如古代礼器“玉璋”的博物馆建筑,从古迹墟土之上悄然生长出来。今年6月,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成为北京首个以“馆园一体”形式运行的考古遗址公园,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增添文化新名片。
2016年,在配合城市副中心建设过程中,一座汉代县级城址在考古队的发掘过程中渐渐揭开神秘面纱,并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而这座位于通州区的路县故城遗址,也成为目前所知通州地区最早且唯一的秦汉时期城池,将通州的建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记者了解到,遗址公园由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和南北两个园区组成,以“无界公园”“遗址上的汉风园林”的创新理念,采用覆土方式保护地下遗存,设置15处景观节点,博物馆展出289件(套)路县故城遗址出土的文物,构成集文物保护、生态涵养、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城市新空间。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以“先保护后发掘、边考古边展示”的“公众考古”理念规划建设。公园总体保护范围共113公顷,根据文物发掘情况和近十年考古计划,分三期建设,此次开放的是一期遗址公园城墙遗址外围区域和二期城墙遗址范围以内,即原有古城内的范围,面积约68公顷。
遗址公园以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勘探和考古发掘资料为依据,在遗址上整体覆土1米保护故城遗址并复原汉代路县故城城内格局。沿城墙遗址,覆土3-3.5米,形成保护性土山以显示古城轮廓。在城外,通过地形形成场地绿岛,局部增加覆土土层厚度,增加乔木绿化的面积,形成绿色生态的遗址公园氛围。在城内结合考古勘探,再现汉代路县路网系统,利用生态种植再现古城格局。
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位于遗址公园南侧,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遵循围绕遗址、聚焦两汉、传承文脉、古今同辉的理念,设置陈列展厅、遗址展厅和临时展厅,展示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出土文物289件(组),囊括玉石器、陶器、石刻砖瓦、陶器等文物展品种类,完整展现遗址从战国至明清没有断层的历史。
其中,在遗址展厅,观众可以直观考古现场,看到汉代的水井和陶窑,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了解汉代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并为以后持续开展考古发掘预留了空间,使遗址展厅成为观众可参与的动态展示空间。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人民网 李世奇摄
北京城市副中心西北,一座形如古代礼器“玉璋”的博物馆建筑,从古迹墟土之上悄然生长出来。今年6月,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成为北京首个以“馆园一体”形式运行的考古遗址公园,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增添文化新名片。
2016年,在配合城市副中心建设过程中,一座汉代县级城址在考古队的发掘过程中渐渐揭开神秘面纱,并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而这座位于通州区的路县故城遗址,也成为目前所知通州地区最早且唯一的秦汉时期城池,将通州的建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记者了解到,遗址公园由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和南北两个园区组成,以“无界公园”“遗址上的汉风园林”的创新理念,采用覆土方式保护地下遗存,设置15处景观节点,博物馆展出289件(套)路县故城遗址出土的文物,构成集文物保护、生态涵养、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城市新空间。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以“先保护后发掘、边考古边展示”的“公众考古”理念规划建设。公园总体保护范围共113公顷,根据文物发掘情况和近十年考古计划,分三期建设,此次开放的是一期遗址公园城墙遗址外围区域和二期城墙遗址范围以内,即原有古城内的范围,面积约68公顷。
遗址公园以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勘探和考古发掘资料为依据,在遗址上整体覆土1米保护故城遗址并复原汉代路县故城城内格局。沿城墙遗址,覆土3-3.5米,形成保护性土山以显示古城轮廓。在城外,通过地形形成场地绿岛,局部增加覆土土层厚度,增加乔木绿化的面积,形成绿色生态的遗址公园氛围。在城内结合考古勘探,再现汉代路县路网系统,利用生态种植再现古城格局。
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位于遗址公园南侧,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遵循围绕遗址、聚焦两汉、传承文脉、古今同辉的理念,设置陈列展厅、遗址展厅和临时展厅,展示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出土文物289件(组),囊括玉石器、陶器、石刻砖瓦、陶器等文物展品种类,完整展现遗址从战国至明清没有断层的历史。
其中,在遗址展厅,观众可以直观考古现场,看到汉代的水井和陶窑,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了解汉代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并为以后持续开展考古发掘预留了空间,使遗址展厅成为观众可参与的动态展示空间。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人民网 李世奇摄
北京城市副中心西北,一座形如古代礼器“玉璋”的博物馆建筑,从古迹墟土之上悄然生长出来。今年6月,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成为北京首个以“馆园一体”形式运行的考古遗址公园,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增添文化新名片。
2016年,在配合城市副中心建设过程中,一座汉代县级城址在考古队的发掘过程中渐渐揭开神秘面纱,并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而这座位于通州区的路县故城遗址,也成为目前所知通州地区最早且唯一的秦汉时期城池,将通州的建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记者了解到,遗址公园由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和南北两个园区组成,以“无界公园”“遗址上的汉风园林”的创新理念,采用覆土方式保护地下遗存,设置15处景观节点,博物馆展出289件(套)路县故城遗址出土的文物,构成集文物保护、生态涵养、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城市新空间。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以“先保护后发掘、边考古边展示”的“公众考古”理念规划建设。公园总体保护范围共113公顷,根据文物发掘情况和近十年考古计划,分三期建设,此次开放的是一期遗址公园城墙遗址外围区域和二期城墙遗址范围以内,即原有古城内的范围,面积约68公顷。
遗址公园以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勘探和考古发掘资料为依据,在遗址上整体覆土1米保护故城遗址并复原汉代路县故城城内格局。沿城墙遗址,覆土3-3.5米,形成保护性土山以显示古城轮廓。在城外,通过地形形成场地绿岛,局部增加覆土土层厚度,增加乔木绿化的面积,形成绿色生态的遗址公园氛围。在城内结合考古勘探,再现汉代路县路网系统,利用生态种植再现古城格局。
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位于遗址公园南侧,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遵循围绕遗址、聚焦两汉、传承文脉、古今同辉的理念,设置陈列展厅、遗址展厅和临时展厅,展示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出土文物289件(组),囊括玉石器、陶器、石刻砖瓦、陶器等文物展品种类,完整展现遗址从战国至明清没有断层的历史。
其中,在遗址展厅,观众可以直观考古现场,看到汉代的水井和陶窑,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了解汉代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并为以后持续开展考古发掘预留了空间,使遗址展厅成为观众可参与的动态展示空间。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人民网 李世奇摄
北京城市副中心西北,一座形如古代礼器“玉璋”的博物馆建筑,从古迹墟土之上悄然生长出来。今年6月,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成为北京首个以“馆园一体”形式运行的考古遗址公园,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增添文化新名片。
2016年,在配合城市副中心建设过程中,一座汉代县级城址在考古队的发掘过程中渐渐揭开神秘面纱,并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而这座位于通州区的路县故城遗址,也成为目前所知通州地区最早且唯一的秦汉时期城池,将通州的建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记者了解到,遗址公园由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和南北两个园区组成,以“无界公园”“遗址上的汉风园林”的创新理念,采用覆土方式保护地下遗存,设置15处景观节点,博物馆展出289件(套)路县故城遗址出土的文物,构成集文物保护、生态涵养、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城市新空间。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以“先保护后发掘、边考古边展示”的“公众考古”理念规划建设。公园总体保护范围共113公顷,根据文物发掘情况和近十年考古计划,分三期建设,此次开放的是一期遗址公园城墙遗址外围区域和二期城墙遗址范围以内,即原有古城内的范围,面积约68公顷。
遗址公园以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勘探和考古发掘资料为依据,在遗址上整体覆土1米保护故城遗址并复原汉代路县故城城内格局。沿城墙遗址,覆土3-3.5米,形成保护性土山以显示古城轮廓。在城外,通过地形形成场地绿岛,局部增加覆土土层厚度,增加乔木绿化的面积,形成绿色生态的遗址公园氛围。在城内结合考古勘探,再现汉代路县路网系统,利用生态种植再现古城格局。
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位于遗址公园南侧,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遵循围绕遗址、聚焦两汉、传承文脉、古今同辉的理念,设置陈列展厅、遗址展厅和临时展厅,展示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出土文物289件(组),囊括玉石器、陶器、石刻砖瓦、陶器等文物展品种类,完整展现遗址从战国至明清没有断层的历史。
其中,在遗址展厅,观众可以直观考古现场,看到汉代的水井和陶窑,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了解汉代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并为以后持续开展考古发掘预留了空间,使遗址展厅成为观众可参与的动态展示空间。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人民网 李世奇摄
北京城市副中心西北,一座形如古代礼器“玉璋”的博物馆建筑,从古迹墟土之上悄然生长出来。今年6月,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成为北京首个以“馆园一体”形式运行的考古遗址公园,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增添文化新名片。
2016年,在配合城市副中心建设过程中,一座汉代县级城址在考古队的发掘过程中渐渐揭开神秘面纱,并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而这座位于通州区的路县故城遗址,也成为目前所知通州地区最早且唯一的秦汉时期城池,将通州的建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记者了解到,遗址公园由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和南北两个园区组成,以“无界公园”“遗址上的汉风园林”的创新理念,采用覆土方式保护地下遗存,设置15处景观节点,博物馆展出289件(套)路县故城遗址出土的文物,构成集文物保护、生态涵养、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城市新空间。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以“先保护后发掘、边考古边展示”的“公众考古”理念规划建设。公园总体保护范围共113公顷,根据文物发掘情况和近十年考古计划,分三期建设,此次开放的是一期遗址公园城墙遗址外围区域和二期城墙遗址范围以内,即原有古城内的范围,面积约68公顷。
遗址公园以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勘探和考古发掘资料为依据,在遗址上整体覆土1米保护故城遗址并复原汉代路县故城城内格局。沿城墙遗址,覆土3-3.5米,形成保护性土山以显示古城轮廓。在城外,通过地形形成场地绿岛,局部增加覆土土层厚度,增加乔木绿化的面积,形成绿色生态的遗址公园氛围。在城内结合考古勘探,再现汉代路县路网系统,利用生态种植再现古城格局。
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位于遗址公园南侧,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遵循围绕遗址、聚焦两汉、传承文脉、古今同辉的理念,设置陈列展厅、遗址展厅和临时展厅,展示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出土文物289件(组),囊括玉石器、陶器、石刻砖瓦、陶器等文物展品种类,完整展现遗址从战国至明清没有断层的历史。
其中,在遗址展厅,观众可以直观考古现场,看到汉代的水井和陶窑,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了解汉代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并为以后持续开展考古发掘预留了空间,使遗址展厅成为观众可参与的动态展示空间。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人民网 李世奇摄
北京城市副中心西北,一座形如古代礼器“玉璋”的博物馆建筑,从古迹墟土之上悄然生长出来。今年6月,路县故城遗址公园暨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成为北京首个以“馆园一体”形式运行的考古遗址公园,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增添文化新名片。
2016年,在配合城市副中心建设过程中,一座汉代县级城址在考古队的发掘过程中渐渐揭开神秘面纱,并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而这座位于通州区的路县故城遗址,也成为目前所知通州地区最早且唯一的秦汉时期城池,将通州的建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记者了解到,遗址公园由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和南北两个园区组成,以“无界公园”“遗址上的汉风园林”的创新理念,采用覆土方式保护地下遗存,设置15处景观节点,博物馆展出289件(套)路县故城遗址出土的文物,构成集文物保护、生态涵养、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城市新空间。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以“先保护后发掘、边考古边展示”的“公众考古”理念规划建设。公园总体保护范围共113公顷,根据文物发掘情况和近十年考古计划,分三期建设,此次开放的是一期遗址公园城墙遗址外围区域和二期城墙遗址范围以内,即原有古城内的范围,面积约68公顷。
遗址公园以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勘探和考古发掘资料为依据,在遗址上整体覆土1米保护故城遗址并复原汉代路县故城城内格局。沿城墙遗址,覆土3-3.5米,形成保护性土山以显示古城轮廓。在城外,通过地形形成场地绿岛,局部增加覆土土层厚度,增加乔木绿化的面积,形成绿色生态的遗址公园氛围。在城内结合考古勘探,再现汉代路县路网系统,利用生态种植再现古城格局。
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位于遗址公园南侧,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遵循围绕遗址、聚焦两汉、传承文脉、古今同辉的理念,设置陈列展厅、遗址展厅和临时展厅,展示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出土文物289件(组),囊括玉石器、陶器、石刻砖瓦、陶器等文物展品种类,完整展现遗址从战国至明清没有断层的历史。
其中,在遗址展厅,观众可以直观考古现场,看到汉代的水井和陶窑,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了解汉代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并为以后持续开展考古发掘预留了空间,使遗址展厅成为观众可参与的动态展示空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