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傻眼:俄罗斯石脑油最大买家,居然是台湾

外媒傻眼:俄罗斯石脑油最大买家,居然是台湾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俄乌冲突爆发后,台湾当局立即蹭起了热点,跟风“制裁”俄罗斯。但最近一项研究发现,台湾地区反而从俄罗斯购买了更多石油产品。据英国《卫报》10月1日报道,中国台湾地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俄罗斯石脑油买家,自2022年2月以来进口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石脑油。

  芬兰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与台湾“环境权保障基金会”等环保组织1日举行记者会,发布一份台湾地区购买俄罗斯石油产品的报告。这份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台湾地区进口了价值13亿美元的俄罗斯石脑油,进口量较2024年上半年增长了44%,月均进口量达到2022年平均水平的近6倍。

  石脑油是一种原油产品,用于制造半导体行业所需的化学品,而半导体产业是台湾经济的支柱。报告估计,2022年2月以来,台湾地区进口约680万吨俄罗斯石脑油,价值49亿美元,等同于俄罗斯石脑油出口总额的20%。

  报告特别点名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称该公司是岛内最主要的石脑油买家,其对俄罗斯石脑油的依赖从俄乌冲突前的9%提高到2025年上半年的90%,使得台湾地区的石脑油进口量大幅提高。

  此外,报告提到,台湾地区从俄罗斯购买的煤炭数量显著减少,2025年上半年的进口量较2024年同期降低67%。不过,岛内一些私营企业依然在购买俄罗斯煤炭,2025年上半年的月均支出为4100万美元。

  这一发现让西方媒体傻眼,《卫报》称,俄罗斯部分收入来自能源出口,这相当于台湾地区为俄罗斯维持“特别军事行动”提供了数十亿美元。尽管台湾当局对俄罗斯实施了“制裁”措施,但能源依赖进口的台湾地区并没有对俄罗斯的能源产品施加限制。

  对于这份报告,台塑石化1日回应称,根据公司内部数据,2024年俄罗斯石脑油进口占比约为60%,2025年迄今约为85%,并非报告所提到的90%。如果计入自产石脑油,实际占比分别为35%和48%。该公司表示,所有石脑油均以公开招标采购,没有限定来源,但要求卖方遵守国际制裁和相关规范。

  台塑石化称,受近两年的国际市场形势影响,投标供应商大多提供俄罗斯石脑油,致使该来源占比相对提高,“这是市场条件下的结果,不是公司刻意调整采购策略所致。”声明还强调,该公司没有使用俄罗斯原油,销往美欧的相关产品不涉及俄罗斯原油成分。

  美国彭博社指出,早在去年10月,台湾地区就曾进口过创纪录数量的俄罗斯石脑油。原油分析师当时认为,俄罗斯乌斯季卢加炼油厂在2024年8月中旬启动了第三台凝析油分离器,是推动俄罗斯对台湾地区石脑油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的高级研究员约瑟夫·韦伯斯特(Joseph Webster)认为,对于俄罗斯政府来说,台湾当局购买石脑油产生的收入“并不是无关紧要的”。

  研究报告的合著者、“环境权保障基金会”主任孙兴瑄声称,台湾当局不能忽视依赖俄罗斯化石燃料带来的风险,因为这可能损害台湾当局在所谓“盟友”中的信誉。

  另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这些数据不应被“过分解读”。美国智库新欧亚战略重心的外交政策负责人约翰·洛夫(John Lough)称:“这看起来像是台湾石化行业的机会主义行为。”

  俄罗斯对乌克兰展开“特别军事行动”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制裁措施。台湾当局随即蹭起了热点,跟风宣布参与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并扩大对俄罗斯的出口管制。

  俄罗斯在2022年3月批准“不友好国家和地区名单”,包含美国、加拿大、欧盟国家、英国等对俄实施制裁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台湾地区也在名单中。

  对于台湾当局跟风“制裁”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此前表示,台湾当局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蹭热点、博眼球、刷存在,‌‌这种伎俩不会得逞。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也表示,民进党当局借乌克兰问题刷存在、蹭热点,完全是乘人之危、意在谋“独”。他们借政治操弄煽动对抗、制造敌意的图谋不会得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