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金融市场运行的六条线索

2025年金融市场运行的六条线索

2025年前三季度,“哑铃型”大类资产配置成为占优的投资策略。

2025年以来,中国债券收益率中枢震荡上移,全球权益资产普涨,贵金属涨幅突出,其他商品表现分化,整体呈现出权益类风险资产和避险资产(贵金属)领涨的哑铃型分布。作为过去二十年主要大类资产中夏普比率中位数(1.2)最高的品种,中国债券收益率2025年在低利率环境、股债跷跷板、公募基金赎回新规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年初以来呈现先上后下再上的“N”型走势,10年国债利率中枢较年初抬升约20BP至1.8%。全球权益市场有望在2016年之后再度迎来MSCI新兴和发达市场涨幅均超过20%的盛况,截至目前万得全A与恒生指数的年化收益率更是超过30%,科创50和创业板指涨幅超过50%,风格上小盘股跑赢大盘股,成长风格占优,有色、通信、电子等板块涨幅居前。

商品资产中,受益于避险需求和美元走弱,贵金属表现最为亮眼,伦敦金、银现货涨幅分别超过60%和80%,且表现出罕见的高夏普率。其他代表性商品中铜涨油跌,前者受益于矿端供给扰动及新能源需求提振,而后者受OPEC+增产和地缘政治扰动影响性价比不佳。

从刚过去的三季度看,各类资产的走势如同全年表现的缩影(详见附图):中国信用债及利率债收益率曲线均陡峭化上行,10年、30年国债收益率分别上行约20BP、40BP;万得全A、恒生指数分别上涨约20%和10%,成长主线延续,创业板指和科创50快速兑现前三季度几乎所有涨幅,行业方面通信、电子、电力设备靠前,银行等高股息板块相对较弱。商品资产中,8月以来市场连续交易降息预期和关税扰动,黄金屡创历史新高,伦敦金突破4300美元/盎司,白银涨幅更为显著。

图:“哑铃型”大类资产配置是2025年前三季度占优的投资策略

尽管扰动增多,但2025年金融市场运行仍呈现清晰的六条线索。

一是外胀内缩,在关税陡增、驱逐移民等供给收缩政策下,美国类滞胀特征增多。根据IMF的最新预测,全球CPI有望从2024年的5.8%回落至2025年的4.2%和3.7%,但仍高于疫情前水平(详见附图)。美国的有效关税税率从2024年底的2.7%急剧攀升至18.8%,其国内通胀粘性不容忽视。对于其他主要经济体而言,核心通胀的上行压力可能尚未显现。中国在地产周期继续寻底、实体融资需求相对较弱的经济调结构背景下,物价水平增长相对低于可比经济体。

图:全球核心通胀仍高于疫情前水平,中国物价增长相对低于可比经济体(单位:%)

二是财货双宽,在全球经济边际降速,主要经济体消费趋弱,消费和商业信心不振的宏观环境下,全球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取向偏宽松。美国财政赤字率(约6%)维持在高于长期中枢的水平,政府赤字占GDP比重超过110%,而中国广义赤字率约9%。除日本外全球主要央行以货币宽松回应经济增长压力,美联储9月末以来重启降息进程,也为风险资产估值修复提供了合意的宏观流动性环境。

三是多元配置,2025年全球整体不确定性指数逐月上行,主要肇始于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启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此外,对于美国财政赤字的担忧和美国社会撕裂加剧,也影响了全球投资者对于“美国资产例外”的看法。主动寻求资产组合再平衡,加快多元分散配置成为了2025年4月以来的重要投资趋势。

四是科技引领,2025年AI叙事在中美两国交相辉映,一方面有大国博弈的持续演绎,自主可控进程加速,另一方面中国也出现了Deepseek、六代机等标志性事件,带动了相关板块市场情绪。双重催化下,科技成为全球股市最亮眼的板块。

五是政策托底,2025年产业和资本市场政策维持呵护基调,供需再平衡、反内卷政策边际提振了再通胀预期,而“平准基金”托底、资本市场制度完善、险资等中长期机构投资者加速入场,也优化了权益市场生态,A股波动率明显下降。

六是风偏提升,笔者在《“中高波”资产的高光时刻》一文中指出,2025年除A股外,全球主要大类资产整体呈现出“高波动”的特征。随着境内权益市场相对波动下降、夏普比率改善,叠加高息存款逐步消失、房产价格继续寻底、债券市场低利率,居民风险偏好边际提升,资金流动向权益资产倾斜。

展望后市,在多重因素作用下中国权益市场表现仍相对乐观。

展望未来,上文提到的第二、三条宏观线索有望延续,避险资产的价值、多元配置的客观需要、相对低估资产的修复有望成为下一阶段的配置主题。对于中国债券市场,在经历三季度回调后短期出现阶段性交易机会,但收益率进一步下行空间相对有限。中期而言,收益率中枢震荡上移可能在2026年出现。对于中国权益市场,从估值看,较之于境内债市,万得全A股息溢价率和风险溢价率仍处于过去十年较高水平,相比全球其他主要权益市场,沪深300市盈率约14倍,仍低于全球主要指数。从资金面看,保险资金权益配置低于上限,政策推动下后续还有增量空间,前期外贸滞留资金也有望出现回流。从企业盈利看,政策支持新兴产业与“反内卷”优化供需,叠加低基数效应,预计25年四季度到26年盈利增速修复,支撑市场表现。对于其他资产,黄金在新一轮快速上涨后短期赔率下降,但中长期在美元信用体系边际受损、央行持续购金、避险属性强化等支撑下配置价值仍突出;美元指数短期在降息落地后震荡反弹,预计中期延续下行趋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亦将渐进升值。美债在降息周期驱动下收益率中枢小幅下移,宽幅震荡,收益率曲线走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