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光期研究
2025年10月12-17日,光大期货调研团走访辽宁、吉林两省油脂、饲料加工、大豆及玉玉米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围绕农产品产业链条的上下游企业,针对2025年四季度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度调研。
调研结果反馈如下:
1、玉米大丰收。调研区域玉米秋收进行中,种植大户反馈玉米产量增加8-10%,今年是近10年来产量最高的一年。考虑到玉米产量增、成本降,预计玉米市场受以上两个利空因素影响,延续低位寻底表现。但是,从长周期的采购规划看,玉米集中上量的压力兑现后,期现市场存在买盘机会。综合下来,短期玉米震荡寻底,中长期等待下跌结束期、现市场买入机会出现。
2、油粕市场大豆原料供应充裕。2025年中国进口大豆主要来自巴西,占比已经达到95%以上水平。四季度豆粕供需两旺,价格偏弱震荡,短期缺乏突破大涨、大跌的新动能。适合进行期货区间及期权的空头策略。如果中美谈判带动方向突破,可以考虑期货单边头寸跟进。油脂板块中棕榈油强于豆油,重点关注生物柴油对油脂市场影响。
3、鸡蛋、生猪供大于需,价格创新低。鸡蛋市场重点关注产能拐点的到来。若老鸡出栏增加、补栏下降,2026年蛋价存在回暖预期。生猪市场需要关注产业政策对供应的影响,短期猪价延续弱势表现,等待后市政策方向指引。
一、调研背景
2025年10月12-17日,光大期货调研团走访辽宁、吉林两省油脂、饲料加工、大豆及玉米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围绕农产品产业链条的上下游企业,针对2025年四季度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度调研。
本次调研重点突出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秋季调研与春季调研相呼应。本次调研脉络传承光大春季调研的逻辑与热点,结合春季调研的热点与疑问,强化逻辑的梳理与验证。另一方面,调研队员切身感受秋收脉搏,在田间地头、产业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寻找四季度农产品板块的热点,发现价值投资黑马。
二、调研内容
经过了6天5夜的走访和交流之后,调研情况汇总如下:
(一)玉米
调研汇总:
1、玉米大丰收,近10年来产量最高的一年。吉林公主岭、九台地区玉米质量好、产量高,东北是近10年来玉米产量最高的一年。调研农户普遍反馈今年玉米产量增加,具体增产的数据因为现在农户大部分处于收割期,很多只是收割了三分之一,所以对于产量的具体数据还没有明确。但是,已经完成收割的种植大户反馈,今年是近10年来产量最大的一年。农户介绍今年玉米的产量是3.2万斤/垧,去年是2.9-3万,今年较去年增2000-3000斤/垧,增产情况很明确。
2、丰产预期之下,价格下行开秤价格低于去年。公主岭当地包地100垧的种植大户反馈,今年玉米开秤价在0.816元/斤,去年30水玉米开秤在0.848元/斤。丰收是玉米下跌的主要原因,种植大户预期的心里价格是0.85元/斤。因为当前的价格没有达到他们的心理预期,他们等待11-12月销售,更多也是想等一个更好的价格。
3、种植成本下降,主要下降部分是因为地租的下降。今年玉米包地的费用是1.2-1.3万,较去年下降2000元/垧。种植户反馈今年的种植成本(包含种子、化肥、农药、机收等)在5000-6000元/垧,综合下来种植成本在1.8万-1.9万。按照铁系单产3.2万斤/垧来计算,玉米30水的销售价格在0.85元/斤来计算,销售收入在2.72万,利润达到7000元/垧(超过现在5000元的利润)。
4、集中上市的时间,预计在11月以后。对于玉米集中上市的时间,大家的心理预判差异很大,大家普遍预期的时间在11月以后,农民集中卖粮的数量才会增加。另外,公主岭环岭街道的种植户存储玉米篓子的比较多,当地农户的卖粮时间会集中在开春之后的4-5月,当地存储条件较好。现在不着急卖粮,大部分农户等到明年销售。
5、贸易商心态普遍偏乐观。调研走访下来发现,贸易主体收购热情高涨,因为去年整个玉米贸易环节的利润比较高,低点和高点的差价最高可达到100元每吨的利润。所以今年大家普遍收购的积极性很高。有一些贸易商在积极的跟库点儿去提前租库,准备今年的收购计划。
调研点评:
1、6-10月玉米远期合约持续交易丰收预期,调研期间玉米11月合约加速下跌逐步兑现丰收预期。研过程中讨论下来,大家普遍认为11月合约的短期快速下跌主要是新粮供应压力对市场的冲击。调研中,种植户表示,十一期间温度高、天气情况好,早期收割的玉米水分大,不易于储存,且品质偏差的玉米提前销售,这是对玉米现货及玉米近月合约最大的压力。他们表示,如果没有10月河南、山东的持续阴雨天气,十一期间北港玉米报价下跌幅度将远大于100元/吨这个水平。
2、山东、河南霉变玉米如何消化?针对这一话题,市场理解可以有两个方法解决。一方面,调研期间河南、山东陆续有企业开始收购霉变的玉米棒,说明现货市场中霉变玉米使用量恢复增加。另一方面,24年东北玉米霉变偏高,企业利用筛选设备进行分级,大幅提升玉米使用率。如果华北企业也会采用这个方式,那么华北泡水玉米的损失将会明显减少。
3、呼应我们在5月调研报告中的观点-玉米近强远弱,玉米2601合约自6月中旬的高点已经累计下跌200元/吨。那么在丰产预期兑现之后,玉米下方的空间还有多大?
期货市场历来都有一个“买预期、卖事实”的特点,既然我们看到了预期丰收的兑现,那么未来我们就必须要找出影响玉米价格的新要素,其中以下几点需要关注:
首先:天气转冷,易于储存后的销售心态。每年上市初期的低价,主要是因为品质偏差、无法大量存储的玉米集中流入市场造成的。这个时候玉米价格普遍偏低,但是一旦到了天气条件允许(温度持续偏低,利于存储),农户会考虑集中储备,这样对于玉米市场来说也会迎来阶段性的供应收缩。
其次:贸易群体的入市心理和动作。24年,玉米贸易基本全面获利,期间贸易利润一度达到100元/吨的高位,这样就会导致大家赚钱后继续扩大规模。从我们调研下来看,贸易商租库收购的情绪高涨,大家对于今年的行情普遍乐观,贸易主体集中入市,也会对价格起到托底的影响。
(二)豆粕和油脂
豆粕调研情况:
1、大豆原料供应充足,豆粕的供应与春季调研相比明显宽松。5-9月中国购买的大豆较去年同期多买了900万吨,8-9月油厂催提的情况较为明显,这也说明大豆原料供应较为充足。
2、饲料企业对远期大豆供应充足的信心来自于政策。首先,国内大豆四季度到货充足,库存预期处于高位。其次,国储大豆供应充足,或将投放市场,进一步缩小缺口。最后,政策提振下,国产大豆产量稳定增加,可以进一步补充市场。
3、饲料企业在大豆供应预期宽松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大豆原料的物理库存,在豆粕2900-3100元/吨价格区间波动的情况下平稳采购。下半年豆粕现货价格低于远期的报价,企业对于远期豆粕的备货较往年偏少一些,随采随用。在豆粕与杂粕的替代选择方面,企业主要使用豆粕,因为豆粕性价比最高,挤压了杂粕的使用需求。
4、四季度是饲料消费旺季,需求预期转好。从8-10月的饲料销售情况看,整体销量较为平稳(不包含大型养殖企业自用部分),并没有出现行业内预期的20-30%的消费跌幅。十一过后,猪价加速下跌,养殖亏损超过200元/头。鸡蛋价格跌破养殖成本,企业有缩栏的动作。这个因素会影响远期饲料消费。如果这波养殖亏损加剧且持续时间较长,那么26年饲料消费大概率同比下降。
油脂调研情况:
1、国内油厂进口大豆原料供应充裕。25年中国进口大豆主要来自巴西,占比已经达到95%以上的水平。
2、豆油消费好于预期。8-9月是油脂消费旺季,十一期间的节日备货对油脂消费起到积极作用,进入到10月以后油脂消费季节性下降。从今年包装油市场的下游消费看,消费数据同比增加,原因可能有餐饮消费、食品工业和饲料用油这三个方面。
3、目前大豆压榨行业开机率65%,处于近年来的行业偏高水平。全国油脂(豆、棕、菜)库存240万吨,也是近两年来高位水平,库存绝对值处于近年来的中高位置,说明油脂市场供应是较为宽松的。另外,为了维持油脂价格稳定,各地的省储库存也在逐步增加,豆油是油脂板块中供需最为宽松的。
调研点评:
1、近期,饲料企业大豆原料的采购主要覆盖了4季度和明年1季度的计划用量。进入到10月以后,中国采买巴西大豆,另外还有一些低价的阿根廷大豆远期供应,这样行业普遍认为当下即使没有美国大豆的供应,大豆原料也不会出现供应紧张的情况。
2、饲料行业对于未来是否缺豆的情况,还是有些分歧的。有的企业认为,如果没有进口美国大豆,在3月末4月初南美大豆达到中国市场之前,大豆供应还有500万吨的缺口。但是,也有企业认为,春节前后2-3月进口大豆都不会缺货。相比来看,油脂企业没有太多的担忧,对于中国进口美国大豆的影响,油脂企业表示,行业预期四季度原料供应充裕,即便是没有美豆的情况下,大豆供应也是非常充裕的。另外,包装油的省级储备在增加,这会缓解油脂市场远期的供应担忧。
3、外盘豆油波动明显大于国内市场,主要是因为外盘市场有生物柴油的概念预期。美国还需持续关注生柴政策的最新变化,国内市场棕榈油跟随生柴政策波动大,资金对棕油未来上涨行情还是有一定预期的。
(三)鸡蛋、生猪
调研情况
1、2025年上半年蛋鸡养殖进入亏损周期,这在年初的时候是有预期的。期间,蛋价也有跌至2.5-2.7元/斤的低价区间,由于养殖规模提升,养殖单位抗风险能力增强,这就导致行业整体去存栏的进度较慢,行业处于亏而不缩的状态。
2、卓创样本点统计数据显示,9月我国蛋鸡存栏13.68亿只,环比增加0.22%,同比增加6.05%。蛋鸡存栏居高不下,是十一过后及近期蛋价快速下跌的主要原因。另外,随着北方各地气温逐渐降低,产蛋率将出现季节性恢复。供给增加,继续对蛋价施压。
3、根据历史补栏数据,5-9月育雏鸡补栏延续下降,对应今年9月-明年1月,新增开产量延续下降。在淘汰量不变的情况下,若未来育雏鸡补栏延续下降,供给端压力将缓慢下降,一定程度缓解供给压力。如果淘汰量增加,去产能进度或将加快。
4、对于2026年的鸡蛋价格,行业内分歧较大。但是,调研走访企业表示未来行情预期偏乐观。主要逻辑是四季度鸡蛋养殖亏损加剧,在蛋价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春节前后预计行业去产能规模增加,鸡蛋市场存在结构调整带来的上涨机会。如果行业去产能的逻辑能逐步兑现,那么可以乐观预期的是26年9月蛋价将明显高于25年同期水平。后市注意关注养殖端补栏淘汰意愿变化对行业产能的影响。
5、生猪现货价格进入到10月份以后加速下行。截至10月17日,全国生猪均价11.08元/公斤,猪价快速跌至11元/公斤的价格区间导致行业亏损加剧。
6、卓创数据显示,10月16日,生猪自繁自养的养殖利润-266元/头,外购仔猪利润-408元/头,养殖亏损大幅度增加。另外,从生猪行业行业协会数据看,9月肥猪饲料环比+6%,印证了行业去存栏进程偏慢的问题。
7、调研饲料企业的数据反馈看,三季度猪料消费稳定,生猪去产能的进度明显低于市场预期水平。
调研点评
1、鸡蛋、生猪市场整体处于供大于需的格局,行业面临去库存的压力。十一过后,鸡蛋需求季节性下降,猪价加速下跌,以上因素都会刺激行业提升去产能节奏。
2、2025年上半年,鸡蛋进入亏损周期。生猪自9月份中旬开始全面亏损,进入到10月份以后亏损幅度明显加大,行业认为鸡蛋和生猪都存在去产能的预期。
3、从猪价和猪料消费数据来看,国家在生猪行业去产能调控政策的效果不明显。上半年养殖盈利,企业去产能意愿不足。进入到10月份以后,猪价加速下行,预计行业产能去化的进度将加快。后市,关注大型上市猪企存栏数据变化及政策对市场影响。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期货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期货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期货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期货研究”、与光大期货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期货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期货有限公司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尽管本订阅号所包含的信息是我们于发布之时从我们认为可靠的渠道获得,但我公司对本订阅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其中的资料、意见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期货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期货有限公司已发布的完整研究报告。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订阅者应当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光大期货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期货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期货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期货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END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