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时市场点评10月23日】两市翻红上涨,成交继续缩量
📝每日观点
🎈今日沪深三大指数翻红上涨,煤炭板块涨幅领先,两市成交继续缩量至1.66万亿,昨日两融余额放量81亿元。当前中美之间的经贸博弈仍然是全球市场重要因素,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走弱,全球风险偏好降温。国内经济基本面仍处于弱修复状态,三季度经济增长动能有所放缓,但全年完成经济增长目标压力不大,政策上或仍是托而不举,精准施策。关注四中全会对“十五五”的表述,未来五年将是我国经济从“量增”向“质变”转型的关键阶段,会否设定经济增长目标、如何进一步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等均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消息面
🎈10月2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涉外收支总规模为11.6万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跨境资金净流入1197亿美元,银行结售汇顺差632亿美元,均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简评:9月我国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主要呈现两个特点,一是跨境资金流动保持活跃、均衡态势,二是外汇市场供求较为平衡,显示我国涉外经济稳健发展。总的来看,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今年以来我国外汇市场稳健运行,预期平稳,供求基本平衡,保持着较强的韧性和活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其中,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累计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比重达35.9%,已连续31个月超过30%,制造业“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
简评:新质生产力正跑出加速度。前三季度工业数据亮眼,高端制造、智能机器人、绿色能源等新动能集体发力,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升级。这不仅夯实了工业经济的“压舱石”作用,更通过技术创新重塑竞争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彰显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10月22日,深圳出台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并购重组,力争到2027年底,累计完成并购项目超200单、交易总额超1000亿元。方案提出,支持深交所与港交所探索并购重组及股债融资机制互联互通。
简评:《行动方案》提出了包括聚焦新质生产力开展并购重组等方面的十大重点任务。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支持链主企业、龙头上市公司等开展上下游并购重组,收购有助于强链补链和提升关键技术水平的优质未盈利资产,推动重点产业集群能级提升。
👉市场复盘
🎈10月23日,A股三大指数上涨。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922.41点,上涨0.22%;深证成指报13025.45点,上涨0.22%;创业板指报3062.16点,上涨0.09%;科创100报1373.37点,下跌0.74%。申万一级行业中,煤炭、石油石化、社会服务涨幅靠前,分别上涨1.75%、1.52%、1.07%;通信、房地产、建筑材料跌幅靠前,分别下跌1.51%、0.99%、0.91%。2964只个股上涨,2127只个股下跌。
💰资金追踪
🎈市场成交额为16609.3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两融余额昨日收报24524.10亿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
数据来源:同花顺,截至2025年10月23日。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