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万宇
11月17日至21日,标普生物科技ETF和新兴亚洲ETF两只跨境ETF领涨,除此之外,上周上涨的ETF以债券型产品为主。与此同时,新能源相关ETF集体回调,科创板新能源ETF、科创新能源ETF易方达、光伏ETF易方达等产品一周跌超10%。
在资金净流入方面,11月17日至21日,多只宽基ETF获资金逆势净流入,中证500ETF(510500)、创业板ETF、沪深300ETF(510300)、科创50ETF、中证1000ETF(512100)一周净流入额均超过20亿元。另外,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恒生科技ETF(513130)两只跨境ETF的一周净流入额也都超过了20亿元。
跨境ETF领涨
11月17日至21日,A股市场震荡调整,ETF跌多涨少,领涨的是两只跨境ETF——标普生物科技ETF和新兴亚洲ETF,周涨幅分别是1.35%和0.67%。
近期,多只跨境ETF出现了溢价。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1日,纳指科技ETF溢价率超过10%,日经225ETF等多只产品溢价率超过6%。景顺长城基金、汇添富基金、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均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提示投资者关注二级市场溢价风险,投资者如果盲目投资,可能遭受重大损失。其中,纳指科技ETF等产品还曾在上周临时停牌。
除部分跨境ETF外,11月17日至21日,上涨的ETF以债券型产品居多,例如10年地方债ETF、5年地方债ETF,以及多只科创债ETF等。
11月17日至21日,新能源相关ETF集体回调,科创板新能源ETF是上周跌幅最大的ETF,下跌13.44%,科创新能源ETF易方达、光伏ETF易方达等也跌超10%,周跌幅居前。
资金逆势流入宽基ETF
11月17日至21日,多只宽基ETF获资金逆势净流入。中证500ETF(510500)是期间资金净流入额最多的ETF,一周的净流入额为57.78亿元。在资金净流入额前十的ETF中,还有多只宽基ETF,创业板ETF、沪深300ETF(510300)、科创50ETF、中证1000ETF(512100)的一周净流入额均超过20亿元。另外,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恒生科技ETF(513130)两只跨境ETF的一周净流入额也都超过20亿元,位居一周净流入额前十。
在行业和主题ETF中,虽然科技板块回调,但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南方、科创芯片ETF等科技主题ETF也有较多资金流入。
值得一提的是,11月21日,16只硬科技主题基金同日获批,包括首批7只科创创业人工智能ETF、3只科创板芯片ETF、4只科创板芯片设计主题ETF,以及2只科技主题主动权益类基金,涉及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景顺长城基金、摩根资产管理、华宝基金、天弘基金等多家基金管理人。业内人士表示,此次集中获批的产品涵盖科创创业人工智能、科创板芯片等科技前沿领域,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精准布局半导体产业链的便捷工具,也进一步引导市场资金向以科创板为代表的硬科技领域聚集。
在成交额方面,11月17日至21日,跟踪中证A500指数、沪深300指数、科创50指数、创业板指的宽基ETF,以及跟踪恒生科技指数、香港证券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的跨境ETF成交额较大。
整体下行空间有限
展望后市,华夏基金仍然坚持长期看多。华夏基金认为,A股自2024年底以来的行情驱动因素包括:低利率时代各类资产增配权益标的、上市公司基本面持续发展、国内资本市场政策支持、估值修复及扩张等,在此背景下A股市场处于长期上行周期。今年三季度市场结构性涨幅较大后,投资者对四季度调整和风格再平衡的预期较强。目前来看,支持市场长期上行的基本面并未变化。部分热门行业面临的利空主要是短期预期集中、过热后回落,仅影响市场结构,不影响整体趋势。从结构上看,四季度高低切换的逻辑持续有效,A股整体估值并不贵且存在低位板块支撑,因此市场整体下行空间有限。
恒生前海基金表示,11月21日,A股市场遭遇显著调整,三大指数集体走弱,此次大跌并非单一因素导致,而是内外因多重共振的结果,外部冲击构成核心导火索,内部资金面与情绪面问题加剧调整。展望未来,预计多空博弈情绪或将延续,大盘维持震荡概率较大。中国资产正处于价值重估的长期趋势中,短期震荡不改其向好基础,后续市场或仍将走出缓步上行趋势,建议持续关注科技、消费、高端制造、医药等投资机会。
招商基金认为,展望未来,内外部风险均相对可控,国内经济结构性改善、无风险利率下降等逻辑不变,A股震荡上行趋势有望延续。投资上建议均衡配置,适度增配低位板块,如稳健红利、“反内卷”资源品等,科技主线在前期交易相对拥挤后,或有震荡消化筹码结构的需要,但中期向上趋势不变,逢调整可逐步增配AI算力、互联网等标的。

发布评论